来自网友【anti-matter】的评论《今日以后》 先说说George带给我的感觉。我是一个主观色彩很强烈的人,我在用我的视角和理解去对待这个世界,当我和人相处的时候,我现在反思最多的就是,我不了解这个人的过往和他的经历,那么我是没有办法仅凭我所看所听去评价一个人的,他的行为方式自有他的道理。这种想法往往是我和这个人相处不愉快或者,让我气愤或难过时所去想的,也有当我觉得我自己不被理解时或被贴上了些所谓标签时对自己的宽慰。 所以现在我常常告诉自己,我没有真正的了解一个人的过往,他的成长经历,他的家庭,他所经历的苦难和不愉快。我不能去因为他和我相处的不和,或者我不喜欢的相处方式去判定一个人。究其根本还是我以自己的理念去贴上了我带给他的标签,在内心深处。 所以当我看到George的特异功能是仅凭触摸双手,就可以看到这个人内心深处最脆弱的一点(对自己有很深影响的人去世,在另外一个世界予在世者的交流,忏悔或者看到他们所经历过的事情)。倘若我可以直接以最简单的方式深刻的了解了这个人的经历,那么我还会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他,怜悯?理解?对自己主观的否定?还是继续否定他?我不知道,但是对于George,他所认为的It’s not a GIFT, it’s a CURSE.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把自己内心深处最刻骨铭心的事情,永久的埋藏,也许在我死亡以后,我会把他说出来吧。 再说电影本身,以我们中国人最避讳的事情—死亡,为主题开展。整个电影中,George只读了4个人,第一个是哥哥的同事,第二个是有好感的女生,他们就像是最初他用此功能为职业时的客户一样,让他更深的认为it’s a CURSE.而后,小男孩Marcus那里让我多了些思考,上帝视角中我了解了他的生活,如此悲惨,却在和哥哥彼此互相支持,但是就是如此在不如意中仅有的快活- Jason,也永远的离开了。后来在寄养家庭里,他不说话,不去学校,偷钱,倘若我不知道他的经历,我会极度讨厌这样行为的小孩子,但是我知道了他的过往,他只不过是想去追随他的哥哥。在George说他的哥哥要走时,一个小孩子竟然能说出I don’t live without you.(可能不对没有英文字幕)。这对他所做的那些看起来所有的不好的事情,他所表现出的奇怪,都烟消云散。而后George,所说的对他的鼓励,我猜想可能并不是Jason所说,他通灵时一般是不会看对方的而是看他的右下方,而他对Marcus坚定的安慰,是看着他的双眼。也许对于Marcus的宽慰,也是对他自己所说的话。让他接受了自己。 最后的结尾,我不太喜欢,有点草草的happy ending,狄更斯式结尾。但George接受了自己,也收获到了真爱,照应了电影名Hereafter,也很好吧。 突然想到,我们就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没有通透的哲学思想,也不会成为完人,也许此生都不会消除自己的偏见。但也许,从某刻起我可以接纳自己,开始自己的Herea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