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友【emmmm】的评论一、「撫子」から「蒼穹」へ首先,最重要的事情是说一句:欢迎回家。对于TV的半开放式结局,很多人对此的看法是不统一的。虽然从被删节的脚本砍,总士的确只吞了半个便当,但对于当时不知情的观众而言,大洒热泪的六年后却得知「那个人要回来了」,虽有被欺骗感情之嫌,不过即使是这样也已经很满足了...剧场版「The End of Fafner」(笑)和原定结局应当已经大相径庭。冲方说,「以当时而言是不可能制作的。但在这5年里,我们成长了许多,也发现了新的东西,所以现在,可以制作了」(@NT)。谈到续作胎死腹中,又不得不提「NADESICO」。虽然两部作品的细节和理念可谓一脉相承,但可惜的是两部作品的观众似乎没有太大交集(笑)。NADESICO的主题=「在他人的世界中保持自己」,而FAFNER的主题在此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扩展为「在保持自我同时去理解他人」。这个命题的确有点太大了。但来自TV的回答,还是令人基本满意的。除了自己与他人这一惯常命题外,最令XEBEC厨们激动的还莫过于新剧场版的主题——『归宿』。看过「空白的三年」的人应当知道,这正是十多年前,NADESICO未能完成的、预定的续作主题。所以,这次的「Heaven and Earth」,也许将见证XEBEC一个拉拉扯扯了十多年的夙愿,会以一个如何的方式实现。「归宿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亲手取得的」,空白的三年过后,琉璃因这句话而成为新的主角,踏上了亲手建造『归宿』的旅程。但这条通往『再次与你相见』的道路,就这样延续到了一半、却不见终点。「只有牺牲的觉悟 是无法拯救任何人的」——angela / FORTUNES空白的两年过后,一骑将何去何从?二、『子供』から『大人』へXEBEC的作品总离不开某些关键词。其实一个总会出现的群体,就是「扮演着老师般角色的大人们」。在NADESICO中,荷梅大妈和Prospector第一次扮演了『老师』的角色,目送一群不想长大的人一个一个地从NADESICO这所学校毕业(@「空白的三年」)。从「宇宙星路」到FAFNER,『大人们的群像剧』某种意义上变得比正剧还有趣。在TV完结后的2ch续作希望投票中,得票仅次于“后日谈”的就是“亲代前日谈”。『大人是怎样的呢?』在以年轻人为主要观众的动画中,很少作品会这样用心良苦地描写这些配角。大人在这些作品中不是路人就是作为主角的对立面而存在。但XEBEC笔下的大人,却俨然像是STAFF们自身的真实写照——对身为『小孩』的主角们、苦心编造『美好的谎言』。就像是对『动画』这种制作方式本身的无奈反思。——『这里是你终究要离开的地方』。总有一天,主角也好、观众也好,都会告别看动画的中二年纪,变成『知道世界真相的大人们』。到了那个时候,你还会相信『曾经的故乡』吗?你会憎恨那个地方、给了你一个那样虚伪的美好、以至于你不愿意接受外面世界的残酷?你会怀念那个地方、将它作为记忆里永远的宝物封存起来?或者——有没有第三个答案?STAFF说,将那个乐园变为『现实』吧!即使一点点也好。让那个地方——不在成为谎言。一个『虚假』却『无可替代』的地方。一个在疲惫的时候想要回去的地方。被称为故乡的地方、允许软弱和哭泣的地方。「一个除了这里、我们哪里也不存在的地方。」你还在那里吗?三、「冲方のファフナ—」から「蒼穹のファフナ—」へ21世纪初是XEBEC拿出最多原创剧本的时代,甚至有点铺天盖地的意思,例如「女神候补生」等等。但表现却一直中规中矩,也未能获得「有点意思」以上的评价。此时一个很关键的变化出现了。佐藤龙雄执导完「宇宙星路」后,原NADESICO构成的STAFF基本拆伙。而「宇」却正是FAFNER的新STAFF初次试练的出发点。此时另外一个大事件发生了(笑),作为一个动画界完全陌生的名字,冲方丁凭借Mardock Scramble获得SF大赏,并藉此得到STARCHILD社的关注。大概这也多亏了大月制作人的慧眼?现在看来,本作之所以能够区别于传统XEBEC作品,最大原因就是冲方加入了STAFF并将他强烈的个人风格带入了脚本的创作中。冲方对本作的初期贡献只体现在设定上,但至于他本人为什么没有参与初期(前12话)脚本,个人在此做一个大胆推测:冲方自己写的前12话脚本可能被企划部门否决了。这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小说版FAFNER只写到一骑脱岛就戛然而止,而且冲方本人也没有继续写下去的意思...这也许正是当初被投死的前12话「真正的脚本」。这里稍微提一下小说版「冲方のファフナ—」(笑):1. 插叙(近乎倒叙)的第一人称视角描述手法,对于一部全年龄(?)商业动画(同时还要交待庞大SF设定)——绝对致命。世界系SF动画的常规做法都是一开始将术语和世界观交代清楚,再开始挖掘角色内心,最后解谜、揭示主题。不能让初次观看的观众产生抗拒感,所以第一次参与动画制作的冲方所写的这部分剧本从结构上说是不行的。2. 小说的角色与TV比,都带有很大的扭曲,这并非XEBEC的FAFNER。XEBEC擅长的风格其实是『笑着说悲剧』,涣散道德观与一根筋热血的混搭,再穿插“恶搞里侧都是黑”的暗线...相比之下,人物长着一张最流行的平井脸却在讲坏掉的故事,不是XEBEC擅长的方式也不会好卖,比如总一,就应该是单纯的基友而不是那种扭曲到“会吃掉对方”的感觉...3. 总士的戏份少到几乎可以忽略。这才是最大问题?(笑)冲方说“这是在新干线上花了20分钟想出来的故事”(笑)。冲方本人的作品讨论的主题都带有海德格尔那套论调的味道,加之他本人还精通德文,德国也正是现代西哲的发源地,也为本作能够在传统XEBEC系作品基础上拔高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四、「僕」から「君」へ虽没能赶上播放时万人空巷的场面(正读高三),但作为一个宅了许多年如今已可以说是「大人」的自己而言,初看本作时「EVA-SEED」的既视感,也多少存在。但越往后越发现这部作品的立意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甚至可以看出STAFF有一个更大胆的计划——anti-EVA。EVA里,一个重要设定就是代表了心灵隔阂的A.T. Field,而人类补完的计划就是为了消除这个力场,让所有灵魂失去形态、進而融合。在法芙娜中相映成趣的设定是「同化现象」。不仅异界体可以同化人类,甚至连作为作战兵器的法芙娜也能够同化驾驶员。这难道不正是SEELE和无数中二少年的梦想吗?大家都来合体,这样就能相互理解了(笑)。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作也许正试图去解决关于『理解』的悖论,而且给出了『保持自我的相互理解』这一回答。几个世纪以来,无数人文主义者都尝试着通过这个方式,抵达人类真正的乐园。但怎样才是真正的相互理解?这一点没人能说清楚,却有不断有人愿意相信——『所以,语言出现了』。但本作主角们的困境却巧妙地设定为『吝于表达』,自以为对方或明白、或以为对方不明白...虽然大话西游已经把这个困境简化为『你不说出来我怎么知道你想要』,但事实上却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呢...——如何才能将『我』传达给『你』?换句话说,TV篇已经把问题(“你还在那里吗?”)和所希望的回答(“我就在这里”)表达了出来,——但要经过怎样的努力、才能抵达这个回答?请拭目以待剧场版(笑)。回头看看最近10年的ACG主题,会很不神奇地发现本作的理念有着这样强烈预见性...也许你会不高兴我这个结论,但放眼望去——诸如CODE GEASS的『所有人在C的世界里融为一体』,或者00的『让全世界合为一体』…你会发现日本人还真是热衷于合体。基本上有合体倾向都是BOSS,而上述几作主角战翻BOSS的答案又如此地与本作如出一辙:『每个人都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立性』。应该说是整个日本动画界的制作理念无意识趋同了呢,还是——这真的就是最正确的答案?甚至连EVA新剧场版•破,都喊出了“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吧!”这样的台词——要知道这个老土的答案,明人君早在NADESICO里就回答过了。所以我觉得近年ACG一个理念上的困境也就在于此:知道了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但却无法通过具体令人信服的『演绎』抵达这个答案,而让一个好的初衷变成了单纯的枯燥说教。再回到本作。“总”“一”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说等于问及了一个终极的命题:自我和他人。要保护自我、又希望这层壳不要那么坚硬:看不到他人的生活,实在是有点寂寞。既无法从他人身上挣脱,也无法离开他人独自活下去...这个矛盾迄今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式——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本人自己的。但本人还是愿意相信,也许在新剧场版里——能够听到『谁的回答』。你还在那里吗?嗯嗯。一直。『不能成为女神的我,就这样地活着』。在AINIMELO2009上,由angela唱出的这一句,忽然勾起了我对这部作品的想念。今天的我——已无法成为神,却至少还在这里。苟且偷生也好、遍体鳞伤也罢,就这样真实地活着。这是属于你们的——既悲伤、又快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