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电影网
首页电影电视剧动漫

龙年档案-第11集

收藏下载分享

类型:国产剧 / 剧情 / 国产地区:内详年份:2003

导演:于庚庚

演员:朱恒 / 谭希和 / 戈治均 / 潘雨辰 / 张丰毅 / 王静

云播资源如遇卡顿,请切换播放资源

线路1

情节速览

卧薪尝胆10年之后,罗成出任天州市市长,带着众多的改革设想,他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但是遭遇重重阻挠:市委书记龙福海、竞争对手副书记兼副市长贾尚文的不配合,遭遇黑枪,龙福海的儿子涉嫌走私案件等等。在省

用户评价

  • 来自网友【七月的矢车菊】的评论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 来自网友【天涯赤子】的评论到底应该如何在“艺术的死亡”之外,寻找更多的艺术手段,似乎是一个盘桓千年的难题。或许,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文学题目。偶然在知乎看到一个短视频,关于领导开会“高端局”的一个切片式评析。看罢,意犹未尽,点开评论,查到此剧名为《龙年档案》。看这剧名,实在难起兴趣,容易先入为主,给人一种历史剧或者纪录片的错觉。可见一部剧,需有一个精彩的剧名。不过细数起来,这种官场反腐剧(如果允许这么简单的归类),大都是直奔主题式的剧本,比如《国家干部》《省委书记》《二号首长》《神圣使命》《忠诚》《绝对权力》《人民的名义》等等。当然也有一些有点味道的名字,比如《我主沉浮》《高纬度战栗》《大江东去》《苍天在上》等。也有书名取得精彩的例子,比如《沧浪之水》。不过改编的电视剧名为《岁月》,就显得平平无奇了。很多剧,冠之《岁月》,似乎都说得通。话题扯远了。《龙年档案》是2003年播出的一部老剧,豆瓣评分高达9.1分。由于年代原因,画质的清晰度比较差,不过瑕不掩瑜,扎实的剧本,老演员的演技、台词的考究、角色的塑造(无论主角还是配角),叙事的节奏等等,都值得称道。《龙年档案》可以看作是《人民的名义》中沙瑞金的前传。主人公罗成(张丰毅饰),10年前担任县委书记,因能力超强、风头过盛,在官场得罪了一批人而被打入冷宫。千禧年,农历龙年,新上任的省委书记夏光远决定“放虎归山”,重新启用罗成任天州市市长。故事主要围绕以罗成为首的改革派和以市委书记龙福海为首的保守派之间的“攻守博弈”。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政治资源盘根错节,各怀心思、各具性格的人物纷纷登场,一场人性与权力的博弈就此展开……剧情不作展开,否则观影也就索然无味了。看罢此剧,说几点被圈粉的感受。首先,作为老剧,《龙年档案》的剧本是扎实可信的。官场剧,往往容易陷入一种正邪较量的二元对立叙事结构中。这样的“爽文”剧情,可以让人看得痛快淋漓,对坏人产生切肤之恨,对好人产出偶像崇拜情结。可细究起来,当剧本的“传奇”多于现实的“平淡”,艺术与现实之间那道栅栏无形之中就树立起来了,让人觉得不真实。这种叙事走向极端,也就是当下影视剧“悬浮化”的趋势,不管律政、警匪、法医、房产、历史等现实题材,缺少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引入大量曲折离奇的剧情,制造各种吸人眼球的噱头,徒有其表,缺少故事内核支撑。《龙年档案》中展现的“权力的游戏”,没有落入窠臼,走向正邪较量、你死我活的“传奇”剧情。总的来看,剧本是扎实的,剧情是可信的。市长罗成“新官上任三把火”,力排众议、雷厉风行解决困扰天州市多年的上访问题、侵占农民宅基地问题、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市民饮用水问题、工厂破产改制等问题,采用了“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现场办公、一线工作等当时看来“激进专断”“个人英雄主义”式做法,包括倡导的向人大述职、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民市长零距离对话会等制度,在20年后的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启示意义。第二,《龙年档案》的人物是鲜活生动的。大家都知道,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可艺术的难度就在于,如何处理写实与虚构的比例分配,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稍有不慎,艺术性就会大打折扣。现实并非泾渭分明、正邪对立的。现实中的人物,也很难简单用好人和坏人来看待。无论“好人”还是“坏人”,剔除了人性,人物都是不成立的。放在影视作品中,如果把好人无限拔高,处理成“高大全”的形象,沦为符号,如同行走的宣传标语,这样的人物是“无效”的,是“失真”的。坏人亦然。坏人有坏人的爱恨情仇,有一套自洽的行为逻辑,刀光剑影的背后,坏人也有“人之为人”的一面。《龙年档案》里的罗成,当然是正面形象,不过并没有走向“圣人化”。他初到天州,急于树立个人威信(如果不算个人权威),常委会上跟同僚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做事杀伐果断、雷厉风行,“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早上六点开会,对昏聩无能干部一概免职,树敌太多,以至于留下了“防火、防盗、防罗成”的民间传言。这样的激进改革派,难免不跟“专断”“一言堂”联系上。可正是这样一个“又爱也带有一点讨厌”的人物,才更加显得真实可信。临近剧终,因冒险抢救煤矿工人而被困井底,临死之际,面对省报记者叶眉的表白“您爱过我吗?”罗成眼泛泪光,沉思片刻,“能不爱么?”一句并非正面回答的话,却胜过千言万语。濒临死亡,眼里只有工作的罗成,才对眼前这个女人有了片刻的真情流露。一个镜头,较之如今穿着职场剧外衣贩卖情欲的悬浮剧,高下立判。《龙年档案》里的贪官,更加令人拍手叫绝。特别是太子县委书记万汉山。万汉山迎候罗成调研工作,罗成不按套路出牌,去了邻村突击检查。不知情的万汉山宁可在凛冽寒风等到天黑,也要坚持等下去。等见到罗成,笑脸相迎,面对询问对答如流,部署工作也算是自有套路。不过,就是这样一个表面上毕恭毕敬的干部,脸好看,话好说,事也在“办”,不抽丝剥茧,明察秋毫,根本发现不了这个“两面派”,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用到了炉火纯青。剧中有一处精彩剧情,万汉山被停职调查后,自觉靠山坚固,仍风雨不动安如山,在小院里打拳,不乱阵脚,迷惑外界。甚至更加不知收敛,大肆卖官鬻爵、收受贿赂,将全县干部精准“拿捏”,把权力的余威用到极致。其中跟老婆普及的一段卖官“潜规则”,惊人之语不仅揭开其虚伪的面目,更将贪官的嘴脸展现得入木三分。可就是这样一个大贪官,仍然教人恨不起来,可恨之人亦有可爱之处。面对记者叶眉的深夜造访,试图揭开他的真面目,万汉山虚与委蛇,巧妙化解。看到叶记者肩颈不适,他热情询问,娴熟推拿,几下功夫,就有了效果。那一刻,很难说万汉山是伪装出来的“好”,坏到了骨子里。最终东窗事发,查处贪污1300多万。在锒铛入狱、即将枪毙时,万汉山仍然执迷不悟,心存幻想,将自己贪污巨款解释为“集资”,妄想出去东山再起,打造一座健康娱乐城,为天州作点贡献。这就是“坏人”顽固自洽的逻辑,起码他自己笃信不疑。抛开“一拉一踩”的嫌疑,《人民的民义》中,陆毅饰演的侯亮平,除了演技无法和一众老戏骨平分秋色,人设的完美性也难以让人信服,导致此剧播出后,自带主角光环的侯亮平并没有获得多少观众缘,反倒是许亚军饰演的祁同伟更为深入人心,胜天半子、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悲剧命运让人不甚唏嘘。第三,《龙年档案》的叙事是张弛有度的。好的叙事节奏,一方面,剧情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会让观众跟着剧情走,不会轻易产生跳戏、出戏的感觉。另一方面,剧情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观众无法轻易预测剧情走向,很难让人选择快进甚至弃剧,所谓全程“无尿点”。这就是导演和观众之间的博弈。现在的观众越发挑剔,当你看完一百部影视作品,那么作品的叙事技巧、节奏把握、镜头运用等,多少都能说出点道道。《龙年档案》处理得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写实性。市委常委会上,龙罗两派之间政治较量,从开会到散会,全程在线,少有省略或切换等剪辑技巧。如此,就能较为完整地看到各个常委之间的思想交锋和政治智慧,以及最后的表态“支持谁,反对谁”。一场会,会上会下都是较量,会上是短兵相接、唇枪舌剑,会下更是暗流涌动、深水静流,明里较量的是对局势的判断、对前程的投注,暗中较量的是对人性的洞察、对良心的拷问。《龙年档案》将叙事焦点集中在官场体制,将主要矛盾投放到民生实事、企业改制、生产安全等政治事件,几乎没有谈情说爱、枪战打斗等“传奇”元素,少有的涉黑事件,也仅仅开了一记黑枪。罗成对记者叶眉的感情,是深沉克制的。面对诬告信“美女相陪”的说法,罗成一句“你是美女吗?”略带调侃,一笔带过。临死那句“能不爱吗?”是少有的情绪外化。其他插科打诨的剧情,基本是在紧张的攻守对垒之余,上一碟小菜压压惊,穿插罗成与女儿的亲情勾勒、闲官贪官的私密生活图鉴等。可以说,全剧主线分明、不蔓不枝,不费一枪一刀,却把官场体制的尔虞我诈、无声较量庖丁解牛般展现在荧幕上。人无完人,剧无完剧。说完了老剧之好,也强行鸡蛋里挑骨头,找点不好。首先,罗成这一人物未能完全摆脱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惯性”,存在人性的“缺席”。说到底,罗成仍然是李达康书记式的干部,这样一个工作的“闯将”,会场的“刺客”,多少带有理想化的色彩。现实中如果出现这样一个不知进退隐忍、不懂韬光养晦、不谙宦海沉浮的高官,几乎注定要陷入孤立无缘的境地,很难干成一番事业。放之现实,罗成是一名干将,而无法成为一名大帅,被再次弹劾赋闲的可能性倒是不小。以至于叶眉在罗成身上,看到了“唐吉坷德搏斗风车的故事”。理想化的艺术处理,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人性方面的“缺席”。妻子在十年前因为被罗成惩治的贪污犯罪势力打击报复,车祸去世,剧中虽然用女儿罗小倩这一角色予以弥补,仍显得力不从心。亲人的“缺席”服务于角色塑造,似乎是现实主义文艺作品的通病。上个世纪红色经典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大都“六亲不全”,这样就巧妙避开了“六亲不认”的艺术难题。因为一旦涉及到复杂的家庭关系,人物身上的人性就会显现,主要人物的正义性、合法性、纯洁性就会遭受挑战。这在《人民的民义》中同样无法旁绕。剧中李达康的老婆欧阳婧逐渐站在了对立的一面。李达康当机立场,通过“离婚”完成正邪的政治“分割”,重新获得组织的重任。否则,李达康必然受到牵连,难逃正义的审判。其次,“理想化”的艺术表达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现实的“轨道”。剧中天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尚文,为人比较正直,不过在龙书记的权力笼罩下不得不曲意逢迎。在绝对利益面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罗成的到来,让贾尚文想当天州“二号人物”的梦想破灭,可以说跟罗成势不两立。一开始,贾尚文确实处处刁难,旗帜鲜明站在龙书记一边,让罗成唱独角戏,工作难以打开。后来,相处一段时间之后,被罗成的工作能力和政治品格所折服,慢慢“倒戈”,投向了势单力薄的罗成一边。剧中对于促使贾尚文完成政治“转向”的情节铺设较为单薄,缺少重大矛盾冲突推动人物完成性格转化。而贾尚文的转变又恰恰是龙罗两方阵营势力强弱转化的关键一环,如此简单化的处理难免草率,缺乏较为充分的说服力。“理想化”的艺术表达同样影响了省报记者叶眉的身份塑造。在贾尚文还未完成政治“转向”之前,罗成身边的帮手,除了精明能干、心怀正义的洪主任,就剩下省报驻天州市记者叶眉。看罢全剧,叶眉无处不在,紧紧追随罗成,无论是常委会旁听,还是下乡走访,还是罗成家中,到处都有叶眉的身影,以至于产生一种“怎么又来了”的厌恶感。而叶眉的作用不可谓不神通广大,一方面,她相当于是罗成的形象宣传机,罗成的事迹一一报道,而且直通省上,形成强大的政治舆论。另一方面,叶眉不时跟市委常委就某一议题展开讨论,影响高层对政务的判断。她甚至孤身犯险,到龙书记儿子龙少伟的公司调查“匿名信事件”,然后干预公安对案件的侦办工作。在这里,省报记者的作用无疑被放大了。这样的无限放大,就让人物身份的合法性、合理性产生了质疑。最后,“艺术的死亡”仍然是本剧难以脱身的一个艺术困境。什么叫艺术的死亡?就是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在完成自身使命之后,为了保证叙事的合法性,被作家采用艺术的手法强行“写死”。(这是笔者个人的观点,《文学原理》或有规范的学术定义)比如《平凡的世界》中同样是省报记者的田晓霞,因在洪水中救人牺牲。她是高官田福军之女,同时也是矿工孙少平的女朋友。田孙两人的身份差异注定了两人的感情无法善终。怎么办?只有选择“艺术的死去”。这是作家的一种创作技巧,第一个这样写的作家可以说是天才,当越来越多的作家奉为圭臬,就变得有些“投机取巧”,甚至可以说是艺术的偷懒了。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最后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郁达夫的《沉沦》中,主人公“他”在异国他乡,饱受“性的苦闷”与“外族冷漠歧视”,最终投海自尽。《龙年档案》结局,罗成、叶眉和249名被困的矿工,为什么死的是叶眉?因为叶眉是“天选之子”,是“艺术的死亡”的不二人选。249名矿工的获救,让罗成与龙福海之间的权力斗争孰胜孰败盖棺定论,也将罗成的正面形象推向了巅峰;而叶眉的死,则让罗成通过了最后的“政治审查”。试想,如果叶眉不死,那么按照临死前的一番表白,两人获救之后的关系就不能再是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了,一旦发展为恋人关系,那么诬告信中的“美女陪伴”也就做实了。这是罗成通往天州一把手的政治审查所不允许的。要让罗成的身份合法化,叶眉必须以死成全。而这样的艺术处理方式,要么理解为高明,要么理解为拙劣,见仁见智。到底应该如何在“艺术的死亡”之外,寻找更多的艺术手段,似乎是一个盘桓千年的难题。或许,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文学题目。有时间的朋友,不妨看看这部《龙年档案》,相信一定会有收获。2022年9月24日于旌城
我们仅提供浏览服务,本站不上传不存储,侵权请联系删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