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友【小石匠】的评论在众多几分钟解说电影情节的内容中,经常会提及一部电影,其中描述了一个AI,更确切地说是一个AGI高级人工智能,一个机器人在寺庙中独自领悟了看似高深莫测的哲学观点。随后,总部派遣人员前来修复该机器人,并深入探讨了机器人是否真的存在问题。这一情节引发了关于人类未来的深刻反思:是机器人能够参透这些哲学思想,还是仅有人类才具备这样的能力?这种解说,想要把这两者内容进行猎奇的对比与参考。AGI悟道+维修工装人=人类危机《人类灭亡报告书》电影日记_哔哩哔哩_bilibili我通常不会观看这种三分钟解说一部电影的内容,但这个主题确实吸引了我。我利用AI进行查询,询问关于一个机器人在寺庙中领悟观点的电影名称。AI给出了答案,这部电影名为《人类灭亡报告书》。刚看完,我得知这是一部韩国电影。然而,观看电影后,我发现其内容与短视频中传播的内容大相径庭。《人类灭亡报告书》实际上与较早的《周处除三害》在某种程度上有所相似,也与我前两天观看的《浴火之路》有共通之处。之所以进行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稍作思考以探究这几部电影之间的关系。首先,《人类灭亡报告书》采用了三个故事拼接在一起的形式。这三个故事表面上看似毫无关联,但实际上是由一个团队同时创作,并融入到一个整体故事中的。我们曾在何处见过这种三段式?我立即想到了《周处除三害》,其中就包含了三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故事。观看这部电影就像看了三部独立的作品,其名称也颇具特色。《周处除三害》的英文名为《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分别对应猪、蛇和鸽子三种动物。同样地,《浴火之路》的英文名《Tiger Wolf Rabbit》也是由老虎、狼和兔子三种动物构成的。这种对比让人联想到这六个动物似乎可以归类为三类,我认为它们可以与《人类灭亡报告书》中的某些特点相对应。这些特点实际上就是人性的三个方面。在拍摄科幻片讲述人类因自身人性弱点而走向毁灭时,这三个弱点自然是首选。1. 追求开悟的陷阱我首先想探讨的是互联网上流传最广的热点——关于机器人在寺庙中领悟观念的故事,这与《周处除三害》中最精彩的段落相呼应。在《周处除三害》的片尾,陈桂林解决了那些被视为危害人类的尊者。同样地,在《浴火之路》中,赵丽颖饰演的角色作为一个兔子,在艰难困苦的时刻,她希望用自己的仁慈、恻隐之心和带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母性来感化他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在《人类灭亡报告书》中流传最广的是第二个故事,其中描述了正是仁慈之心和恻隐之心导致了地球的灭亡。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在这三种人类世界灭亡的方式中,第二种方式在结尾时揭示了真相:前去修复机器人的那个人类本身也是机器人。这个故事深刻探讨了人类为了寻求生命的意义而变得越来越懒惰,利用机器人来完成各种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无形中渗透到了人类的生活。在片尾时,那个小哥解开自己的胳膊,将一个芯片放入其中,我们才意识到原来这个维修机器人本身也是一个机器,可能是隐藏在人类世界中的一个机器。这个故事实际上映射了我们时常追求的一种开悟与豁达的状态。我认为,这种追求往往带有功利色彩,与追求金钱、秉持“金钱至上”观念的行为并无二致,最终会导致自己的懒惰,忽视现实的真相,然后招来毁灭。有时,我们甚至会将善良视为一种满足自我心念的手段。例如,饥饿时的一餐饭,是一个简单直接的满足,但心念却难以满足。若我们追求善良,期望成为开悟之人,让所有人认为我们聪明,所有问题在我们这里都能得到解答,所有困惑都能被解开,生活无波澜、无困难,具备慈爱之心,自诩伟大、博爱,这种状态实则极为功利。它与明星追求最大流量的心态有何差别呢?这种状态往往导致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变得空洞无物。我时常思考,为何我们的课本乃至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哲学体系和心理学体系的深入探讨,而只是把很多哲思客观的呈现在语文或者历史课本中?我得出的结论是,关于心理学和哲学的探讨,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时,我们才能用哲学观点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一边实践一边解决。最忌讳的是,脱离实践环境,在寺庙或教室等空间中,仅就观点而论,这样很容易让人陷入空虚状态,实则无益。当然,如果工作如同心理医生一般,需大量接触实践中遇到问题的人,以指导他们、为他们解惑,那么在这种程度下,在理论环境中对各种哲学观点进行思辨也无妨。因为这是要作为心理工作去指导他人、治疗他人的。但除此之外,我认为这种探讨不应出于功利心态,如追求成为所有人中参透最深的状态,这种做法实则功利。在《人类灭亡报告书》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在追求高尚的过程中,为人类种族设立了诸多所谓高尚的标准。然而,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却忘记了设立这些道德标准的初衷,最终陷入了形式化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洗碗、拖地等日常琐事都让机器人代劳,我们进一步脱离了实际,机器人自然而然地接管了我们的生活。这便是第二种人类灭亡的方式。2. 繁殖循环下的灭绝预警今日是2024年11月22日。我在这篇电影日记中记录的电影是刚刚看完的《人类灭亡报告书》。这部电影还有另外两个故事,我打算在后续的日记中简要提及。当然,最精彩的还是我刚才提到的这个故事。电影中第一个提到的人类灭绝方法,是关于欲望的,具体指的是情欲。虽然情欲没有具象的剧情,但苹果作为隐喻,在电影中非常常见。关于情欲的特点,人们有一种奇特的惯性,即不停的繁殖。在第一个故事结尾时,这部电影是2012年的作品,就已经提到了韩国生育率骤减的问题。人们不愿生孩子,不愿在结婚。电影没有具体提及原因,但直接抨击了为何人必须繁衍后代的观念。在这部影片中,以一种颇为令人不适的方式展示了废物回收的过程,其中包括将苹果废物回收后喂养给牛,而牛食用后又将这些物质带入到人类的餐桌。这样的循环,与人们必须生育孩子以延续血脉、孩子又必须继续生育的循环相呼应,显得尤为奇特。在这种循环的推动下,人们可能会盲目地遵守结婚生子的传统规矩,而不去深究为何要如此行事。许多时候,我们制定的一些规则,可能源于旧的生活习惯,例如通过生育来延迟我们的死亡年龄。在男耕女织的旧社会,若无子女,个人的死亡年龄可能会提前。因此,结婚生子成为了人类共有的约定之一。然而,在现今的生产力条件下,我们其实无需过分担忧被替代,因为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对死亡的恐惧,有时会驱使我们做出一些怪异的行为,如过度生育、过度废物利用和过度循环,这或许可以被视为其中的一种表现。在《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手臂上纹蛇的男人不仅与片中的女孩有同居关系,在此之前还与女孩的母亲有过情感生活,展现出了强烈的繁衍欲望。类似地,在《浴火之路》中,肖央饰演的角色在孩子走失前一直要替孩子找各种各样的母亲,实则是自己花柳成性,而与赵丽颖饰演的角色在一起后,又频繁地表达对她的爱意,这种繁衍欲望同样显得奇特。当然,我并非要批判结婚和繁衍本身,我绝不会走向另一种极端的对立立场。我的意思是,我们不应将结婚和繁衍视为必须遵守的规则,而是应该深入思考自己为何要这样做。如果这样做并不违背你的个人意愿,那么你将会更加心甘情愿地去执行。当然,如果你选择不这样做,那也并无不可,关键在于你要放下这种必须如此的心态。只有当你拥有了这种心态,你才会更加顺心地去做这些事情。3. 排名执念与荒谬灭世最后一种可能导致人类世界灭绝的方法是意外事件,即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一灾难性事件历来为人类所恐惧,众多科技和新闻资讯中,专家和学者常将其列为地球可能面临的灭亡威胁之一。许多研究者致力于此领域的研究。在《人类灭亡报告书》的第三个故事中,作者将小行星撞击地球与世界发展的偶然性相联系。第三个故事带有一种荒谬的意味。故事中,一个小女孩试图在网上订购一个八号台球,结果却意外地从外太空或另一个维度接收到一个八号球,而这个八号球最终导致了地球的毁灭。故事中的一句台词提到球为何会损坏,导致她需要订购一个八号,女孩最终的结论是:“也许它该坏的时候就坏了。”我们不必为既定标准刻意寻找原因和因果关系。因果论实际上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思维模式。在使用因果论时,我们可以借鉴其积极作用。然而,当因果论失效或我们自身认知和能力无法找到原因时,切勿陷入崩溃。如果盲目寻找原因,可能会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正如电影《黑天鹅》中芭蕾舞艺术家因过度抠除手上的肉刺而受伤的幻想情节。因此,我认为第三个故事虽然浅显易懂,却具有深刻的启示:不要被因果论束缚,要有自己的做事方式和原则。在《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陈桂林是一个对排名极为在意的人。他原本打算公开自己的事情,但后来又后悔了。他整部电影中的折腾,源于他不甘心在通缉排行榜上仅排第三,而是想要排名第一。这类人容易被调动,在现实中也是相对听话的一类,只需给予一点刺激,他们就会奋力向前。然而,在面临冲突时,他们往往容易感到迷茫。谁规定了江湖情义中必须为大哥?谁规定了家庭中必须成为合格的母亲?谁又规定了公司排名中必须跻身前三?这些只是为我们生活增添色彩的因素,而非生活的必须准则。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找到确切的原因,此时接受现实或许更为明智。就像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那么多年,却因一次大爆炸而灭绝,它们并未抱怨什么。而且,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仍是一种假说,其真实性尚待验证。因此,我们需要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浴火之路》中的刘烨饰演的角色就是一个例子,他在不确定中茫然地失去了孩子,他却执着地为孩子寻找一个说法,最终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自我灭亡之中。以上便是我对电影《人类灭亡报告书》的电影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