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电影网
首页电影电视剧动漫

吗啡-HD

收藏下载分享

类型:剧情 / 剧情地区:内详年份:2008

导演:阿历克塞 / 巴拉巴诺夫

演员:达坤耐特 / 茵格保加 / 帕宁 / Leonid Bichevin / 安德烈

云播资源如遇卡顿,请切换播放资源

线路1

情节速览

《吗啡》以布尔加科夫的同名日记体小说为蓝本,同时将布氏早期行医题材的多篇短篇小说糅合于其中以丰富细节内容,色彩与配乐相得益彰地展现出了布尔加科夫式的尖锐与冷冽风格。影片发生年代位于20世纪早期,年轻的

用户评价

  • 来自网友【Marlboro】的评论《第六病室》里的拉京医生在格罗莫夫的启示下还尝试扑腾一下,《吗啡》小医生直接开枪打死了自己。前者尽管自省改革,最后还是被关进病室,以脑溢血结局,后者倒是自己想通了死得开心(乐)。两个人都死在喧哗的众声里。 《第六病室》特别在于格罗莫夫的神经质的呓语,为了辩驳拉京对现实生活的不屑,他举了第欧根尼的例子:“第欧根尼住的地方天气炎热,所以他不需要书房和温暖的住所这些东西。住木桶、吃橙子和橄榄,对他来说就够了。如果他生活在俄罗斯,别说十二月,在五月份,他就会需要温暖的房间,要不他就会冷得瑟瑟发抖。”格罗莫夫在这一段中不仅强调了关注现实生活的重要性,经由人的机体组织,对现实魍魉冷暖世界做出反应,讽刺了那种好方便的哲学,即无所事事、良心清白、自我标榜智者,而且暗示了俄罗斯艺术的特殊性,俄罗斯艺术中充满了隐喻,军事隐喻、疾病隐喻、性隐喻等隐喻模式是人们对社会现状的本能反思,但是经由隐喻建立起的联系似乎昭示着一种统治性的逻辑思路,很容易掉进惯性的揣测当中,俄罗斯艺术往往因为沉重的隐喻模式而备受争议,这是一种独特的迂回的策略,我更倾向于尝试在这些人物身上读到社会带来的烙印,以及现实世界板块碰撞给生命带来的褶皱和起伏。
  • 来自网友【漫歌】的评论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小说家》中有这样一段话,对隐喻做了很好的诠释,“故事原本就是作为现实的隐喻而存在的东西,人们为了追上周围不断变动的现实体系,或者说为了不被从中甩落下来,就需要把新的故事,即新的隐喻体系安置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需要将这两个体系(现实体系和隐喻体系)巧妙地连接起来,换言之,就是让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沟通、相互调整,才能勉强接受不确定的现实,保持头脑清醒。”用来描述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的电影《吗啡》再合适不过了。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属于探索型的导演,在我所看过的为数不多的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的电影中我总能捕捉到不同的点。在《兄弟》里看见的是一种比伏特加还有浓烈的民族主义,在《城堡》里看见的是对人性冷漠最极致的描述,在《吗啡》里看见的是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对个人命运的不安和彷徨。这样的导演和这样的作品注定是要受到争议的。爱他的人会捍卫他至死,不爱他的人会觉得他的片子无趣透顶。《吗啡》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借助了布尔加科夫文本的优势,让这部电影兼具了政治性和艺术性,同时在结构和表达上超越了布尔加科夫的原著。失败之处在于整部电影过于晦涩和冷酷,很容易被误解和排斥。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这部电影的品质和我对它的喜爱,我一向钟情于隐喻大过故事的本身的电影,这样的电影用来解读,意味无穷。这部电影就是如此。影片的背景为1917年,对于俄国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多事之秋,接二连三的革命让很多城市战火纷飞,生灵涂炭,而在这个西伯利亚的边远山区,似乎还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冷静和和平。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其实早在《吗啡》之前,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就已经开始了尝试着将政治和变革这一宏大命题注入个体命运的变化和选择之中,比如2007年拍摄的《棺材》。相比较这部《吗啡》,《棺材》表达更为直接,更为犀利,电影给人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压抑。叙事节奏比较强,风格比较弱,这也使得《棺材》这部电影缺少了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的风格。《吗啡》在此基础上相对来说成熟了很多,尤其是在叙事节奏和音乐穿插上,两者之间的完美配合,展示出了一副荒诞而又凌厉的画卷。影片的男主角波拉克夫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对于他的身份导演并没有做过多的介绍,随着影片的继续,“波拉克夫”的真实意义也昭然若揭。波拉克夫刚下火车的时候,去接他的马车夫就毕恭毕敬的叫了一声“陛下”。虽然沙皇已经在二月革命中交出了权杖,可在这个边远的小镇,人们心中的权力机构还是一如既往的在运转,而在这里,沙皇的统治似乎并没有完全的退出舞台。作为医生,波拉克夫对吗啡享有绝对的使用权,随着工会医生的出现,波拉克夫的权利受到了挑战,而这些象征着,革命势力已经逐渐渗透到了这个小镇,波拉克夫和他的狂欢也将面临着分崩离析。波拉克夫对吗啡的瘾,其实就是一个政权走向没落最后的奋起狂欢,虽然知道毫无意义,但总想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当革命者遍布小镇的时候,波拉克夫也将面临着末日,旧制度和大革命之间总有一个要死亡。随着波拉克夫的死亡,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最辛辣的揶揄也呼之欲出。这部电影以布尔加科夫同名日记体小说为文本基础,还融合了多篇布尔加科夫的行医日记,充实了电影的内容,使其既含有布尔加科夫的影子,也有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式的解读。对于文学作品的诠释,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总是希望能够尽善尽美,希望可以表达出作者本身的意图,也希望电影有着巴拉巴诺夫式的犀利。遗憾的是,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的作品并不多,如今斯人已去,我们也只能在他有点的作品里解读他的癫狂、辛辣以及讽刺。
我们仅提供浏览服务,本站不上传不存储,侵权请联系删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