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电影网
首页电影电视剧动漫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第15集

收藏下载分享

类型:爱情地区:大陆年份:2023

导演:康洪雷 / 刘翰轩

演员:傲日其愣 / 王同辉 / 多丽玛 / 斯力更 / 王瑞雪 / 斯琴高娃 / 哈斯高娃 / 德姬 / 涂们 / 孙旸 / 那格勒尔 / 丁勇岱 / 杜鹤 / 花昆 / 张芝华

云播资源如遇卡顿,请切换播放资源

线路1 线路2

情节速览

该剧讲述了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下,莫家四兄妹响应国家的号召,从南京相继来到内蒙草原与牧民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在生活中进行人生选择和自我寻找,在奋斗中履行自己扎根草原、建设边疆的诺言而发生的悲欢离合。他们曾因文化差异和环境艰苦而哭泣,也为收获动人爱情和珍贵友谊而欢笑,把青春和生命挥洒在这片土地。然而时代的迅速发展,又开始让他们对单调的草原产生了怀疑,他们在花花世界中闯至头破血流后猛然回首,草原依然以最温柔的姿态召唤并拥抱了他们的回归。

用户评价

  • 来自网友【娱乐圈梗姐】的评论“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席慕蓉的词写出了他对于家乡内蒙的崇敬与向往,这首歌在2000年内蒙古春晚上由德德玛首次演唱。时隔20多年,导演康洪雷担任总编剧,并携手刘翰轩共同指导的同名电视剧《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在央视八套播出,由李泓良、德姬、斯琴高娃、涂们、阿云嘎、斯力更、塔娜花日主演,丁勇岱、侯岩松、张芝华特别出演。导演康洪雷很早之前在某次采访中表达过,自己早就想要拍摄一部有关内蒙古家乡的戏,如今他借用席慕蓉作词的歌曲名字,想必也是借此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有情怀的戏剧作品往往具有质感,康洪雷的导演并没有让观众失望,他在剧中不仅展现了蒙古草原的辽阔,真实还原了内蒙人民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并非只想写一部戏剧性强的情节剧,他更想展现时代变迁之下,小人物们在时代洪流的推动下是如何成长的。人物塑造的传神与凝练大时代的书写常常是以小人物为分母的,但凡涉及到展现大时代洪流的影视剧,往往会以一个家庭或几个小人物作为切入点,《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便是聚焦了南京莫家,展现莫家四兄妹在我党“扎根草原,建设边疆”的号召下,先后从南京前往内蒙,与牧民共同学习和生活,他们克服了文化差异,在艰苦的环境中收获了友谊与爱情,同时展现了草原广阔的包容力对他们一如既往的温情。作为一部蒙古风情的民族剧,该剧在对情节的书写和人物的塑造上却并不粗犷,反而运用细腻的笔触十分凝练地展现人物原本的性格与处境。莫家是一个典型的家庭,莫家一家六口挤在一间老房子里,生活实在局促,甚至连上厕所都十分不便。编剧虽然没有详细描述莫家的情况,但是从人物关系中不难发现,莫家的艰难处境与老莫的成分问题十分有关。开场老莫妻子给老莫洗脚的镜头虽然平凡无奇,但却折射出莫家以往的资本主义坏习气。生活如此艰难了,莫家仍然聘用了邻居做自己的老妈子,可见按照常理,老莫一家按照当时的氛围分为来看,是腐败分子,是需要改造的。然而,老莫一家也积极配合毛主席的政策,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老莫给四个子女起名字便能看得出来。老大莫志乡,老二莫成名,老三莫桑梓,老四莫青山,四个孩子的名字都出自毛泽东的诗《七绝·改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也与这部剧的人物处境息息相关,由于国家号召,一家只能留一个孩子在本地,其他人都要上山下乡,怀揣满腔热血的青年们纷纷踏上了前往内蒙的列车,想要建设边疆,回报祖国,于是以宁安为代表的青年们便在列车上高声朗读着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但只有莫成名心里不是滋味,因为本来是一首豪情壮志的诗,代表着青年们不甘人后,立志学成归来,报效国家的豪言壮语,但奈何自己姓莫,他似乎将自己的不幸都归结于自己的姓氏上。莫成名从小学习拉大提琴,在那个年代,能学上乐器的家庭并不多,甚至很多人都鄙视文艺,认为那是腐败的,甚至认为文艺无法“救”国家。文革之后,音乐学院便停止招生了,这让已经考入音乐学院的莫成名面临了人生的低谷,他性格变的阴郁了起来,甚至再也不想拉琴了。进步女青年玉珍似乎对他有意,但是他却在拉琴的时候幻想着玉珍被其他人拖走。音乐学院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对父亲不满,于是他义不容辞地报名了去内蒙,就是想远离城市,逃离家庭。很多细节都表现了他对以往生活的厌倦,比如他拒绝热心肠的宁安给他洗脚,这与开头母亲给父亲洗脚形成了呼应,或许他厌恶的不是宁安或者任何一个男人,只是厌恶洗脚这件事情本身,这让他想起了曾经的家庭。莫成名的思想是进步的,不左也不右,这与有些冒进的宁安形成了对比。宁安在列车上反复朗诵毛主席的诗,又鼓动大家咬破手指用血写下自己的名字,说是送给毛主席的礼物。但只有莫成名不合群,他没有被鼓动,甚至还用智慧让宁安心服口服。莫桑梓的命运也是时代造就的,家庭成分的问题让她无法正常上学,一家人挤在牢笼一般的小天地里也让她一个女孩子连上厕所都成为了困难,她不得不偷偷穿母亲的衣服装作华侨去南京饭店里上盥洗室。街道革委会的鲍国彬一直喜欢桑梓,当桑梓被当成特务带到公安时,鲍国彬替她解围,还让桑梓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找他。桑梓想要去南京最好的技校,于是去求鲍国彬,说可以用任何事情交换,但是鲍国彬想要的是桑梓的身体。鲍国彬与桑梓的事情被莫成名撞破,这也是推动莫成名下定决心去内蒙的最后的催化剂。而莫青山则患有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医生跟他的母亲说莫青山时日无多。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莫青山本应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里的好吃的都应该拿出来给他,但是莫青山却盯着病友手中的烧饼直流口水。莫家四兄妹的塑造只用了简单的笔触,几个典型事件,便让观众了解到了那个年代背景下普通家庭的生活境遇。南京的部分仅用两集的情节表现,从第三集开始,莫成名等知青便踏上了前往内蒙的旅途。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的性格和眼界产生影响,用坎贝尔《英雄之旅》中的理论来说,莫成名已经从自己的正常世界跳入了冒险世界,并且草原的“冒险”中完成自己的成长。这些知青们刚踏入草原的时候,与草原的生活格格不入,吃不惯草原上的食物,骑马一天就骨头散架起不来床,甚至宁安因为自己的失误让羊圈里的羊被疯狼叼走了。但是即便青年人们犯下了种种错误,草原仍然包容着他们。这或许正是康洪雷导演想要表达的,也是他想对家乡和草原的赞美。真实还原内蒙风情的诚意之作康洪雷导演在二十岁入行的时候就一直想拍摄一部家乡戏,《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终于满足了他的愿望。看得出来,康洪雷导演对这部剧的制作颇为用心,他作为中国最优秀的电视剧导演之一,曾经拍摄过《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十分优秀的军旅题材作品,也拍摄过《功勋》、《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等多种题材的电视剧,可谓是经验十分丰富。但是,这是他第一次拍摄内蒙题材的剧集,带着情怀与使命的他多易其稿,希望写出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挣扎、拼搏又顽强不息的气息,同时也要体现大草原对这些青年人的包容与接纳。为了拍摄真实的内蒙古草原风情,康洪雷坚持实地取景,深入内蒙拍摄长达300多天,这已经算比较长的电视剧拍摄周期了。而南京部分,剧组则是采用了搭景的方式,真实还原了60年代南京老弄堂的局促与拥挤。服装道具也都尽可能真实还原了60年代的场景,比如内蒙的民族服饰还有杭拉送给莫成名的大氅都是尽可能做旧的,有一种包浆的感觉。为了真实营造内蒙的氛围,该剧的演员不仅是老戏骨,而且尽量选择让内蒙演员来出演蒙古人。比如斯琴高娃在剧中便起到了“大家长”的作用,她饰演的诺尔吉玛是一位蒙古族善良的母亲,她收养了杭拉,并且照顾着这些从南京而来的知青们,他们就住在诺尔吉玛附近的蒙古包里,与诺尔吉玛同吃同住。斯琴高娃此次全程都用蒙语说台词,她饰演的角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蒙古人,汉语说的不好,只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汇,这成为了该剧的一大亮点。涂们出生于内蒙古的海拉尔,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艺术家,他在剧中饰演蒙古人仁勤。青年演员阿云嘎出生于鄂托克旗,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蒙古族人,他在剧中饰演纳木海,但是目前还没有出场。除此之外还有斯力更、塔娜花日等蒙古族演员的加盟,为这部剧营造了十分沉浸式的蒙古氛围。截止到写稿之日,该剧更新到第七集,节奏十分紧凑。莫家每个人的家庭处境和矛盾,知青来到内蒙后的种种不适应,杭拉的感情纠葛以及宁安等知青们的打狼事件都形成了极大的看点。杭拉与莫成名会修成正果吗?莫桑梓、莫青山的命运又将如何?还为出现的纳木海会带来怎样的故事?该剧的后续剧情值得期待。
  • 来自网友【人間真善美】的评论看了第一集,感受到那种压抑与痛苦,那段历史确实很难把握,创作团队都很不容易啊
我们仅提供浏览服务,本站不上传不存储,侵权请联系删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