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电影网
首页电影电视剧动漫

女法医JD 国语-第07集

收藏下载分享

类型:未知地区:内详年份:1970

导演:未知

演员:罗家英 / 陶大宇 / 黄德斌 / 关智斌 / 麦亨利 / 蔡卓妍 / 陈家乐 / 钟欣潼 / 张孝全 / 何珮瑜

云播资源如遇卡顿,请切换播放资源

线路1 线路2 线路3 线路4 线路5 线路6

情节速览

该剧以单元形式展开讲述女法医“JD宋安妍”(蔡卓妍 饰)在“死因解码研究所”的遭遇为线索,协助警方破获一个个诡异案件,同时试图探寻父亲旧案的真相,并与神秘女子林小美(钟欣潼 饰)、热血探员刘志明(

用户评价

  • 来自网友【舍予画丹青】的评论《女法医JD》已经完结有一段时间了,现在才写剧评纯是因为我的拖延症。对于这部剧,我是追着更新一遍刷过的,偶有喜欢的片段反复看过几次,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追剧的体验,写这篇剧评是为了记录观剧体验,本身是冲着twins去看的剧,因此写出来的评也不敢说有多么客观。要我给这部剧打分的话,我会给出四星的评价。五颗星给twins的对手戏,一颗星扣给剧情设定,一颗星扣给莫名其妙的男主,再加上一颗星作为我的粉丝滤镜,正正四星。一、角色人物《女法医JD》主要的三个人物,宋安妍、刘志明和苗子凌,总体来说建构得比较鲜明,但也各有缺陷。1.宋安妍宋安妍职业是女法医,代号是JD,占了整个剧名,毫无疑问的大女主,但是作为大女主,似乎有点没有压住。女法医的设定,很难不让人想起此前热播的日剧《非自然死亡》,关于这两部剧的横向对比,我会在下面单独叙写。剧名既然叫《女法医JD》,那么宋安妍的形象就可想而知了。她是女法医,则必然要表现其在法医工作上的专业度;她也是JD,则要表现其如何探查贯穿全剧的大案,真相水落石出的那一刻,从JD回归自己的本名;两者联系起来,则应当是一个女法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探查出陈年旧案真相的故事。然而宋安妍查案,确有一定的专业性,但也许是为了戏剧性和独特性,编剧给她加上了HSP的属性,这导致查案的过程变得奇怪,专业性使人怀疑。编剧也曾尝试自圆其说,在引出主角亮相的羊头杀手案中,宋安妍先进行了尸检,发现了一些细节后,回到犯罪现场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进行现场复原,这里是还可以理解的,因为查案的基础不全是借助HSP的“通灵”,也有扎扎实实的尸检结果。看到这一集的时候,在卖安利的过程中,我都还是说“如果你能接受《神探大战》的玄学查案,那说不定《女法医JD》还在玄学中更科学一点”,但到后来就省去这一部分了,在做苗康正的尸检时,宋安妍因为发现检测结果有问题,作为一个法医,她该去做更多的化验检查,而非仍想利用HSP进行通灵,更何况这里已经是事件之末,宋安妍已经从一系列事件中得到了一定的成长,她劝服自己“你是考上的法医资格,不是靠HSP”,何至于在剧里最后一次尸检中,依然被设定成摸着尸块发现无法通灵,因而判断这些尸块不是来自同一个人呢?有形的尸体就在那里,用正常的法医取证手法就能获取的信息,何必非要归功于HSP呢?况且宋安妍的法医专业没有贯彻到底,HSP也没有贯彻到底,这个形象在剧本上就显得乱。宋安妍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剧本上的缺陷,有时用演技掩盖了过去。蔡卓妍顶着一张过于可爱的脸,按理说戏路不会很宽,但表演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样是身世悲惨的角色,你很难把宋安妍与何玉玲、陈仪这些角色联系到一起,能让角色与演员本人的性格解绑,并且在演员的诸多角色中鲜明起来,演员就已经尽到职责了。2.刘志明如果说宋安妍是演员与设定对冲形成的勉强及格的平衡,那么这位值得扣一星的男主,就是演员与设定的双重暴击了。法医剧中会出现占一定权重的警察是很正常的事,涉及案件,法医是给出证据线索的职业,而查清案情则是警察的职责。执着于二十年前倒十字案的不止有法医,还有警察,警察的执念让查案变得更轻松,也让在查案过程中产生感情显得自然。但刘志明的设定,可以说是连这天然的优势都没有占到。刘志明因为小时候在校园霸凌中被宋安妍解救而对其产生好感,又因为没能挺身而出救下被拐的宋安妍而心怀愧疚,靠着这一点愧疚过了二十年,瞥见拐走宋安妍的人手上有倒十字标志,因此成为警察,执着于要查清二十年前的大案——这样的设定有问题吗?没有问题。仔细想想呢?不行,站不住脚。能成为一辈子的执念,必然有刻骨铭心的经历,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那只能说是人物自身的病态而自私的心理。刘志明对宋安妍的爱源于小学生恋爱这一点本来就很难说服人,更何况在重逢之后的一系列迷惑行为。刘志明对于案件的执着,不如说是一种自私和狂躁。他一切的作为不过是为了弥补小时候没有及时出手的悔恨而已,而这种悔恨,本来也是他不断给自己洗脑而强行造成的,爱不爱宋安妍,是不是宋安妍,宋安妍是个怎样的人,这些在他嘴上说着很重要的事情其实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他甚至没有像苗子凌一样去静下心来了解了解现在的宋安妍。口口声声说着要查真相,并将其当作毕生事业的警察刘志明,所做的对查案有利的事情屈指可数:他在博物馆、在学校救JD,这是是个警察都会去做的事;他在羊头杀手案发现场救JD,然而那时保护JD是上司安排的职责;他帮助拦截安莉的尸体送去解剖,但除了狂躁怒吼,作为一个老警察以理服人的技巧完全没有,说服过程等于白说,最后还要苗子凌助攻。你再看看他做的对查案不利的事情:错认林小美,对所谓证据没有一点怀疑;在博物馆执着要抓宋立宏,有新的线索,加上JD取回身份后的暗示也完全不管;没有做好预案就去盗取硬盘导致事情暴露,做这么多年警察却连反侦察意识都这样淡薄。所以你能够看出,刘志明的执念只有一条:因为想要弥补自己强加的悔恨,所以必须要破案,因为大家都说宋立宏是凶手,所以必须要抓宋立宏。宋安妍是什么?不知道。新证据如何取得?不知道。宋立宏的案子没有疑点吗?不知道。要怎么去抓人?不知道。有人说刘志明就是一个正义警察的形象,有些蠢,但还算正义,我不这么认为。作为一个多年的警察,刘志明既没有应有的判断力,又没有严谨的执行力,狂躁得仿佛是隔壁热血漫误入串场的。不管表现出来的专业度如何,至少宋安妍有表现出来的经历让人看到“因为要靠这一门技术破案,所以要把法医这门手艺一专到底”的精神品质,刘志明的品质与宋安妍比起来,不说是差之毫厘,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一个警察自私而狂躁已经够可怕了,屡次自命不凡更使人确定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甚而说出了“我是为人民服务”这种话,我求求刘阿sir不要侮辱这句话了,他到目前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披着正义的皮让所有人为他服务。在大家都在努力破解塔崩病毒的时候,他拉着人狂吼“今天我不想有人再死去”,仿佛其他忙忙碌碌的救护员都在期待着人赶紧死一样。宋立宏和宋安妍一起现身,说的那些意有所指的话,宋安妍为宋立宏挡子弹,任何一个有经验的警察都该敏锐察觉到事有蹊跷,只有我们的刘阿sir,在奄奄一息的宋安妍面前说“宋立宏交给我,我一定抓到他”。我要是宋安妍,我立刻气得撅过去。更不用说那些明知有人盯着自己还依然跟踪JD、一眼拙劣的硬盘盗取计划、明明自己知道的东西最少还一心认为宋安妍碍于亲情才救爸爸、嘴上说着“不管什么动机,只要犯法我都抓”实际上自己刚刚犯了内务部的条令还卖了下属,对别人说着“我只按法律行事”,却在宋安妍做活体取证时拦着说“我不管什么条令反正你不许去”。虚无的正义就不是正义了,在刘志明被抓的那一刻我只差拍手称快,这样的警察确实迫切地需要再教育。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这么让人厌烦的男主了。编剧把他设定成一个警察,但作为一个警察的所有应有的能力——哪怕是职业病——都完全没有。更何况总有个智商180的反派作强烈对比每天公开处刑,他岂止玩不过180的反派,他是连一个警察都没有做好,他甚至在粤语区做警察还要查深水大案都舍不得学一下说粤语。于是JD的感情线,被后天限定控制了先天优势,让人不得不怀疑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就算有小时候的一点羁绊,两个人根本就不是同一路人,男主不分场合大吼大叫也没有激起JD的HSP,我只能说是薛定谔的HSP。那么刘志明的狂躁是一种按照剧情必须要有的设定吗?不见得。把男主演绎成这样,演员难辞其咎。我没有看过张孝全的剧,但就这一部来说,表现极其不佳。一是不分场合的狂躁,无论对谁无论什么状况都是冲上去一顿输出,全无一个老警察该有的冷静,这些戏如果不这么演,也不会影响剧情,而且会使刘志明这个角色更讨喜;二是全程不说粤语,说国语还是说粤语原本不是重要的问题,但刘志明作为一个要查深水大案的老警察,学会犯罪团伙的方言是必要技能,就好像杨子荣要搞座山雕,首先就要学习土匪黑话一样,刘志明在粤语区做了这么多年的警察,还要查扎根粤语区的大案,竟然舍不得学一口粤语,实在令人费解;三是演垮了一些重要桥段,最典型的就是“风声草声海浪声”,这一段虽然本身就有些尬,但如果台词好演好了也不至于尬成这样,摹拟声音,是演员演技的修养之一,张孝全学习的风声草声海浪声,让我完全看不到他对此的修养,他好像有那种能力,把本来就很尴尬的角色演得更尴尬。对于这一演员和角色,我只能这样评价:刘志明好像一个已经完善的双女主剧本里被逼着加进去的男主,张孝全好像独自在演热血少年漫,简而言之,格格不入。3.苗子凌相较于中规中矩的宋安妍、双重暴击的刘志明,苗子凌可以说是全剧建构最圆满的一个人物。苗子凌是一个不常见的反派。通常在悬疑剧中,反派人物的作用都是不停阻碍主角团发现真相,然后在不断的交手推拉中产生戏剧冲突。但苗子凌不是,她反而像一个卧底,不断给无头苍蝇一样的主角团提供线索,助力其发现真相,只是反派式卧底与正派式卧底终究不一样,她提供线索的方式未免有些血腥。相较于宋安妍突然的恋爱脑和刘志明持续的狂躁,苗子凌的设定更加站得住脚。她和刘志明一样有执念,只是刘志明作为站在光明面的警察,经不起推敲的执念表现成了一种自私,而站在黑暗面的苗子凌,同样来自童年的执念可以被人理解。有人说,只是童年朋友没有依照承诺返回来救她(且是有苦衷的),何至于记了二十年,再做了一个这样的大的局来“报复”对方呢?我倒觉得可以理解。因为苗子凌二十年来的遭遇,全部围绕着宋安妍没有信守承诺,有一句很俗套的话用在苗子凌身上很合适:“如果我没有见过光明,那我本可以忍受黑暗。”180的智商可以支撑她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却唯独不可以反抗命运,所以她做事的时候过于清醒。她被抓进CCS的时候,明明有可以逃走的计划,却始终没有去实施,因为人活着总要靠什么东西来支撑,小孩子所能依靠的只有亲情,在亲情缺失乃至背叛的情况下,小子凌不清楚自己勉强逃出去后能有怎样的人生,所以并没有急着要逃。而当她遇见了宋安妍,获知了外界的光明后,自然而然地对光产生了向往,炽烈的向往让她觉得可以逃出去了,所以才带着宋安妍逃跑。可这道光是一颗流星,小安妍的失约掐灭了它,点起蜡烛的人再亲手把它掐灭,这本就是很难接受的事,更何况小子凌接下来还有几次失败的逃跑,因为她迄今为止所见的对外界的向往、对生命的支撑,都只有宋安妍的承诺,所以你就可以想象,每失败一次,她就会绝望一次,再加深一次对失约的痛苦。在宋安妍失约之后,对于苗子凌来说,她在CCS遭遇的一切痛苦都是“本不应该”,她也会自然假设“如果当初逃走了”会怎样,她对于宋安妍既有拯救的爱,也有失约的恨,这种爱恨是在不断交织着的,是在二十年间与她所有的经历高度融合的,也就是可以理解的。苗子凌与刘志明一样是有执念的人,但她的角色设定比刘志明要好得多,是因为剧本表现出来的,她本人做事和别人对她的反映,都更加符合逻辑。过于执着乃至于变成偏执之后,就会形成病态心理,刘志明的病态心理表现为不分场合的狂躁,苗子凌的病态心理则表现为对于杀人的麻木不仁,前者不符合一个老警察的设定,而后者符合一个穷凶极恶的反派的设定。执着也能激起人对一方面的钻研心,对于偏执的方面更有可能产生天才般的能力,刘志明偏执于二十年前的案子,却连一个警察都没能做好,苗子凌则知道自己无法逃脱,反而自定为没有援助的卧底,努力在CCS锤炼本领,用各种办法混进高层,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时机。从这一点上来说,宋安妍和苗子凌其实才是同一路人,宋安妍是为查案,苗子凌是为复仇,因为有一个定好的目标,所以用各种办法在这一领域一专到底。旁人看偏执者的眼光始终会不一样,面对两个同样偏执的人,宋安妍对于刘志明是莫名其妙的好感,这就不合逻辑,她看苗子凌时的恐惧战栗才是一个正常人应有的反应。从剧本上看,苗子凌的内部脉络十分清晰,外部反应也符合逻辑,这样的角色看似复杂却一直在逻辑之中,演员演技只要及格就会很抓眼。钟欣潼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她的演技与角色相辅相成,把苗子凌打造成了全剧最亮眼的一个角色。二、剧情架构如果单独给《女法医JD》的剧本打分,可能最多就只有三颗星了。编剧有一个很宏大的设想,二十年前的倒十字案、一个庞大的犯罪组织、四大法医的羁绊……很多东西,他们想要融合进12集的体量里。但12集的篇幅就好像我们写短篇小说一样,是不足以展开太多内容的,那12集有可能把要交代的事情都交代清楚吗?其实可以,你只需要盯紧主线,任何副线剧情都为主线服务就可以了。副线基于主线而存在,可以大量留白,主线却是你不能不讲清楚的东西。《女法医JD》署名了四个编剧,我一向对编剧署名太多的剧不抱什么信心,剧本不一定是越改越好的,尤其是过手太多人,如果是按线索分下去,一个人写悬疑线,一个人写感情线,那就更容易出问题了。每个编剧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他在写这条线的时候,不一定看过另一条线怎样发展,最终组合到一起,再怎么修改润色,整体剧情也会先天不足,存在乱而割裂的问题。全剧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第1集通过一个羊头杀手案引出主角团;第2-4集用安莉案引出反派苗子凌和二十年前的倒十字案,进一步加深宋安妍的性格刻画;第5-6集用塔崩案引出宋立宏,再次给倒十字案铺上疑云;第7-10集通过伊娃案慢慢指向CCS这个组织,收束翁瑞玲案的线索,让宋安妍查到母亲之死的真相,并捣毁CCS分部;第11-12集用苗康正案揭开苗子凌的真面目,并为第二季埋下伏笔。除了刘志明始终割裂之外,一直到第十集,剧情线都还是在稳步推进的,进入第十集末第十一集初,剧情线却突然在主角团这里停滞了,这很令人费解。还是要说刘志明,他对二十年前的倒十字案有执念,他每每遇到凶杀案件就无法冷静因为“不想再看到有人在我面前死去”,可这位如此“正义”的警察似乎忘记了,倒十字案的定性是“连环杀人案”,仅仅查清楚其中翁瑞玲案的真相,怎么就好像收工放假了呢?其他的受害者究竟如何受害,不准备查了吗?更何况仅仅是翁瑞玲案都还依然存在诸多疑点,宋安妍如何得知倒十字的寓意,凶手只有魏杰一个人吗?所有事情都没有查清楚,对这桩案件有偏执的人,何以安心啊!如果不是苗子凌突然杀了苗康正,主角团似乎真就准备心安理得地收工了,用执着精英的姿态亮相,最后草率结案,虎头蛇尾,莫过于此。由此可见,《女法医JD》的主角团,作为悬疑剧的主角团是不合格的。历来的悬疑剧,寻找线索、推进案情,都是主角团应有的职责,唯有这部剧是反派在投递线索、推进案情。主角团自己查到的东西几乎没有,不仅没有,还准备在万事不清的时候草率结案了,仿佛要过年了赶着下班的打工人。对于案情的不上心,支撑不起正义光明,也同样支撑不起专业性,故而是法医也好,是警察也好,也不过是强行贴了一个职业的标签,其实教人看不到职业操守,和这个职业背后应该背负的精神。但是如果你不把《JD》当悬疑剧看,它似乎又可以当情感悲剧看。不是刘志明和宋安妍强行的情感,而是苗子凌和宋安妍纠结的情感,也就是影视剧很少表现的“认知悲剧”。你能看出来,相较于苗子凌对失约的耿耿于怀,宋安妍其实没有那么在意“小哥哥”。不是对不对得上号的问题,是对“救过命的小哥哥”这个人本身就没有很在意的问题。从一开始苗子凌问她认不认得的时候,她完全没有去查证,作为一个敏锐的法医,已经是不符合专业的迟钝。而在逐渐记起“小哥哥”的时候,她同样没有去查证,魏杰不是,那会不会有谁是,下落在何方?这些疑问,仅仅是在莫名其妙的约会里,一句话轻描淡写地带过了而已。如果真正在意“救命之恩”,她就会一直查,联系到案情中去查,CCS落网这么多人,要查都能有问,怎么会轻松到好像整件事都结束了一样呢?走在山洞里的时候,宋安妍已经知道父亲没了,却在苗子凌揭穿“小哥哥”的故事后,下跪道了两句歉,依旧泪流满面地演她,声泪俱下地说“求你把我爸爸还给我”。如果她真的在意当年的“小哥哥”,又怎么会轻易就将这一幕翻篇?苗子凌看她跪下来求自己这里时,脸上的苦笑演得很好,有的人你把她当全世界,可在她眼里,你不过是她波澜起伏的人生中,一段早就埋入尘埃的插曲而已。你活在过去,而她活在当下,甚至还要去你根本不会有的未来。这就是认知偏差的悲剧,而认知偏差之所以虐,是因为它在真实的生活里太常见了。就好像鲁迅写的《风筝》,你格外在意的一件事,你以为这件事会影响当事人一生,多年以后向当事人提起,却连一个歉都道不出去。对于“小哥哥”的不上心,宋安妍未必有错,认知的偏差是由两个人的生活轨迹自然造成的。这个“小哥哥”对于宋安妍来说可能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她这一辈子的目标是做好法医,查好案子,还父亲清白,在这里没有“小哥哥”的位置,“小哥哥”只是她人生轨迹将要陷入歧途时,天降的一个修正补丁而已。而对于苗子凌来说,宋安妍的承诺却是她活下去的根基,对宋安妍是爱也好,恨也好,暗无天日的生活总要有一点希望,为着一点执念,宋安妍就被当成了这种希望,小宋未必真做过什么,可架不住有的人就是无从选择地把她当成光。所以苗子凌最可悲的地方是,她设计了好大一个局希望宋安妍可以记起自己,又费尽心思做了好多事最后自己揭开这个答案,可宋安妍没有她想象中的崩溃和自悔,苗子凌甚至都没有办法利用她的情绪把她拉下地狱,就好像是你精心设计了好久的“惊喜”,到揭晓的那一刻时,对方却冷着脸说“哦,原来是这样,我们做点别的事吧”。宋安妍最后对苗子凌的“攻心”,也不过是停留于“你只是想有人记得你”,却始终回避她想被记得的那个人,正是宋安妍自己。苗子凌释然了,但又没完全释然,最后还是又一次选择把生的希望就给宋安妍,毕竟她无论怎么选结果都一样,人一旦被掐灭希望的光,将来就只有死路了。《女法医JD》虽然顶着女法医的名号又以JD作为悬疑,但其实无论是职业性还是悬疑性都远远不够,它表现得最出彩的是认知悲剧,然而很遗憾,这样的认知悲剧不一定是编剧妙笔生花,它很有可能是基于虎头蛇尾的案情设定,却被观众意外捕获了而已。如果宋安妍从头到尾都一直冷漠,那这个认知悲剧就算完成了,可轻易原谅分尸父亲的人(至少在当下的证据链中呈现出来的是这样,宋安妍并未怀疑苗子凌有什么苦衷),这是不能接受的。认知中“不那么重要”的人杀掉了“绝对重要”的人,又怎么能够原谅呢?编剧想在认知悲剧的末端强行扭转认知为“当她第二次救命的时候,她是重要的”,这种扭转完全没有铺垫且违背逻辑,仿如夹带私货的一种情感表演,反推回已经是出彩点的“认知悲剧”本身,也就看出来这一点出彩也不过是编剧无心插柳的结果而已。三、表现主题和手法的横向对比——以《非自然死亡》为例《女法医JD》从宣剧的那一刻起就让我想到《非自然死亡》,并不是所有以女性法医为主角的剧都能让人联想,而是这部剧确乎有太多地方让人不得不联想了。宋安妍的形象可以说是三澄美琴和中堂系的结合,她同时拥有女性的身份、天才的法医才能,以及作为陈年案件受害人的查案执念。宋安妍与资深法医的庭上对抗,可以对标三澄美琴与资深法医的庭上对抗,对方同样是抛出对年轻法医的质疑,只是宋安妍有宋安妍的HSP苦衷,剧情设置得不太一样。宋安妍所在的HDMI和三澄美琴所在的UDI都是独立的神秘机构,有一名领导和四名常驻成员,四名成员两男两女,共同协助警方办案,其中由关智斌饰演的周乐贤与UDI的久部六郎一样,具有戴黑框眼镜的宅男气质、暗恋同机构的女同事、平常看起来有点怂但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主线要查的陈年旧案,都是针对女性的连环凶杀,并且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志,《非》是鱼形塑料球,《JD》是倒十字……我不想说抄不抄的问题,《女法医JD》和《非自然死亡》在设定上确实有些像,但毕竟剧情天差地别,主线案件完全不一样,反派也完全不一样。我只想横向对比,同样是女法医题材,更有一些能够看到影子的设定,在主题的表现和剧情线的梳理上,二者竟会差别如此之大。法医这个职业,如果要作为职业剧来演,那必然会涉及命案,法医是通过与尸体打交道,通过解剖探究细节线索,找出尽量多的证据提供给警方,协助警方查案。警方为什么要详查人命案?当然不可能还死者生命,查清命案的意义在于惩戒凶手,并且解救更多潜在的受害者。也就是说,与死者打交道的目的是生者的平安与正义。尸体是一个人在失去生命后,最后能为生者做出贡献的一个载体,法医面对的是死亡,但背靠着的却是生的希望。无论是男法医女法医都需要有法医的这种可贵品质,女法医不过是多加了一个性别,她们在法医的品质下,还要面对所有女性都要面对的职业压力,因而如果她们做得好,法医的品质就更闪闪发光。《非自然死亡》的主题,可以用主题曲《Lemon》里的一句歌词概括:“时至今日,你仍是我的光。”中堂系为了查清女友的命案想尽办法奔波多年,最后通过解剖下葬多年的女友的尸体,成功收集证据将凶手定罪。这样的剧情设定是完全符合法医这个身份的,你要表现法医,那么就要在关键剧情里让法医的专业发挥作用,亲手解剖下葬多年的女友,并以此为证据定罪凶手,让死者完成最后的使命,让时隔多年的亡人开口作证,这是独属于法医的残酷与浪漫,他拿起解剖刀的那一刻,就仿佛又与恋人灵魂重逢了。《女法医JD》则把法医的职业淡化了,它的主题同样可以用主题曲《Perfect Strangers》里的一句歌词概括:“你永远不会明白你伤我有多深,到头来我只得孤身前行。”孤身前行的是宋安妍和苗子凌。宋安妍幼时遭难,母亲横死,父亲蒙冤,她被抓进CCS,又被父亲狠心抛弃,拥有天才的法医才能却患上HSP,她无法融入正常生活,活在二十年前的案子里。二人也有过短暂的交织。宋安妍的失约已经深深刻进苗子凌的人生里,在接踵而至的遭遇中不断冲击她、塑造她,希望与绝望,也就是爱与恨在不停交叠。每一次询问“你还记不记得我”时,都是对过往的一种救赎,其实得到一声“记得”并不能改变什么,苗子凌还是CCS培养出来的穷凶极恶的罪犯,但她还是想要去求证照进她生命中的那一束光不是假的,在平行世界里她有“本可以”的那种可能,这一段“总是遇上混蛋”的生命还可以有一些正面的支撑。横向对比就会发现,《非》的主题是紧扣职业的,如果中堂系和三澄美琴不是法医,就演不出这个故事,而《JD》的主题与职业关系不是很大,诚然,宋安妍运用法医这一职业追查大案,但HSP对于法医的专业性有所削弱,关键证据也并不由法医专业取得,宋安妍的法医属性,甚至不如作为故事影子的“四大法医”来得令人信服。《JD》想要表现的东西又多又乱,不如《非》的干净利落,以至于12集过去依然是迷雾重重,美其名曰“为第二季埋下伏笔”,但不是所有讲故事讲不清楚的失误都可以用“还有第二季”来掩饰,开放式结局应当是主线清晰下的开放,即使开放也会有一个指向,而不是主线只讲了一半,留一大堆东西给观众脑补,这只能说是讲故事的人没有尽到讲故事的责任。四、前景瞻望《JD》能有什么前景呢?它谜语人一样的讲故事只讲到一半,那必然会让观众想要了解挖下的那个大坑,但又是正因为它谜语人一样的讲故事只讲到一半,所以观众又会自然想到,就算它给你填坑解谜,解出来的答案也不过如此罢了。可以想见,第二季会同第一季一样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无味是因为又大又乱的设定,讲不好故事的编剧,以及不适合角色的演员(男主);可惜是因为它好歹还是比市面上一般的网剧要好一些了,12集的剧情不得不紧凑,紧凑则自然有悬疑感和专业感,虽然表现得不好,但有总比没有好,有不适合角色的演员,也还有适合角色的演员(宋安妍与苗子凌),一时精彩,一时迷惑,你也不想因为迷惑的部分就轻易错过了精彩的部分。编剧有心栽的花都开得不怎么好看,无心插的柳却有别样的风味。三星是我的良心,四星是我的滤镜,至于第二季,有我会继续看,没有也不是那么遗憾,希望有趣的人设能有配得上的剧本,希望以后也能少一些剧本辜负好演员的心痛了。
我们仅提供浏览服务,本站不上传不存储,侵权请联系删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