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电影网
首页电影电视剧动漫

天衣无缝-第21集

收藏下载分享

类型:剧情 / 悬疑地区:大陆年份:2019

导演:李路

演员:岳红 / 姜健 / 秦俊杰 / 孙添垚 / 莫小奇 / 高露 / 吴刚 / 唐孜悦 / 许亚军 / 丁勇岱 / 卞涛 / 胡海锋 / 吴越 / 舒耀瑄 / 谭凯

云播资源如遇卡顿,请切换播放资源

线路1 线路2 线路3

情节速览

《天衣无缝》改编自张勇的小说《贵婉日记》,本作也是继《一触即发》、《伪装者》后“谍战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故事背景和《伪装者》相同,时间线稍微提前。

用户评价

  • 来自网友【慕森】的评论 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你们好!我是立志成为张勇老师作品《贵婉日记》及九锋影视出品电视剧《天衣无缝》十级研学读者的慕森。每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珠,当我们用显微镜去深入虚构故事和真实历史之间寻找蛛丝马迹,依然能挖掘到诸多有意思的细节。今天我将以这篇文章来带领大家走进《天衣无缝》,探寻“清末民初”的时代变迁,以大量电视剧、原著小说的细节结合真实历史进行推演,剖析主要角色在经历不同的教育理念、生长环境、家庭氛围后做形成的性格特质、行为逻辑、处事风格、三观树立、仕途选择等。在这里,我先给读者朋友们打个预防针:本文存在诸多未经官方认证的猜测和推断,均为我个人对张勇老师笔下角色的前传经历的斗胆猜测。本文共计五万字,图文并茂,完整阅读需要较长时间,感谢你的耐心和喜爱!一、贵家祖上是做什么的?贵家是书香门第,科举世家,从他们家豪宅的石雕牌坊可以看到“状元及第”、 “状元”、“会元”、“解元”等字样(图2被遮挡的部分写的是“会元”),可见祖上通过科举制度出过不少官宦。(1)什么是牌坊?立牌坊有什么要求?牌坊是一种对建筑物主人身份的象征,通过放置在门口,可以使来访者和路人立刻知道这座建筑的主人身份、社会地位和传统背景。牌坊大体上可以分为:功德牌坊、贞节道德牌坊、科举牌坊及标志牌坊等四大类。①功德牌坊是为某人记功颂德而建造的。②贞节道德牌坊,多是为表彰节妇烈女而立。③标志科举成就的,多为家族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④标志类牌坊,多立于村镇入口与大街之上,作为地理标志及空间段落分隔之用。其中,贵家的状元牌坊属于“科举牌坊”,起到了“奖状”的作用,除了宣扬功名外,也激励世人向他学习。在古代,树碑立匾要皇帝同意才能批建,一般情况下共有四种等级,由低到高依次分别为:敕建、圣旨、恩荣、御制。①敕建:因事迹突出,光宗耀祖,由地方官员或士绅逐级呈报,等皇上口头批准后即可。立这种牌坊的费用由乡里或家族自筹。②圣旨:由家族请求皇帝颁旨而建的牌坊,一般是官员为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家族的荣耀而建造的,需要由地方政府逐级呈报,皇上书面批准后即可。立这种牌坊的费用由家族出资。③恩荣:多为权贵位高的官员,由皇帝颁旨,以示皇恩浩荡、荣及乡里,但国库不出钱,由地方政府或受表彰的官员筹资建造。④御制:由皇帝颁旨,国库出银建造,是牌坊中的最高等级。这类牌坊的建立是皇帝对朝廷肱股大臣功勋和德政的褒奖,数量较少。(2)牌坊上的“状元及第”、“状元”、“会元”、“解元”是什么意思?科举考试分为四个档次,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义,以“五经”或“四书”文句命题,阐释义理。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在古时候,秀才就是文化人,有一定的福利,没门路、混不好也可以做一个教书先生。)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贵家的石雕牌坊左侧有“解元”的字样)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贵家的石雕牌坊右侧有“会元”的字样。)殿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皇宫殿廷举行的考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考中进士,一甲送进翰林院当官,二甲、三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贵家的石雕牌坊中间有“状元”的字样)古代的状元比今天高考的省状元还要难,殿试是全国的才子汇聚在一起考试,状元即是全国最拔尖的那个人。中了状元是“大魁天下”,子孙后代都能受人尊敬。其中,最牛的状元被称为“三元及第”,即乡试第一名拿到“解元”,会试第一名拿到“会元”,殿试第一名拿到“状元”,这样的人从科举开始,到最后大清朝灭亡,整个历史上就出现过16个人(也有说法是15人)。按照贵家牌坊上的内容,最顶部有“状元及第”的字样,下方有“状元”字样,左右分别是“解元”和“会元”字样,可见当年立牌坊的原因是因为有族人取得了“三元及第”的成就。(注:“状元及第”的意思和“状元”雷同,其实牌坊上应该写“三元及第”更符合。在历史上,苏州曾出现过一位名叫钱棨的才子取得了“三元及第”的成就,后人在苏州府学建立了“三元坊”来表达对他的纪念,后因故拆除。)(3)假设当年的“状元”是贵翼的祖父(贵闻珽的父亲),他进入翰林院后会拥有什么样的仕途?状元在过去是有实实在在的分量,中了状元后只要不站错队导致杀身之祸,基本都能够步入翰林院,负责编修或是修撰、天子侍讲等,品级以六品为主,少部分是七品。翰林院是我国古代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主要的职责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等等,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对于状元来说,翰林院是继续深造学习的地方,因为事务不太繁重,可以把精力放在学习如何处理朝政,了解整个朝廷中枢事务的运转。除此之外,翰林院跟内阁、皇帝的关系十分亲近,也更容易被内阁、皇帝了解,将来更有可能进入朝廷中枢,成为一、二品的内阁辅政大臣。只要是翰林院出身,混得好的进入内阁成为核心官员,混得差也能做个地方大员,但凡中了状元,除了国家俸禄,追捧、送礼、拉拢的人也不在少数。每上榜一次,就是给家乡长脸,地方官员和乡绅土豪等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会在放榜之日摆桌宴请,甚至是和同利益集团的某系联姻。这种联姻能够使双方家庭互相攀附,形成上至朝廷大员,下至江南豪富的关系网。(4)既然贵家有族人在朝廷做官,为什么不举家前往北京,而是把金银细软送回苏州老家发展家业?从朱元璋建立明朝起,北京人口密度猛然加大,到了明中期以后,北京城的人口已经达到近80万人。为了缓解人口带来的压力,朝廷开始实行调控京师人口的各项措施。到清朝建立后,朝廷对于控制人口方面执行得更为严格。对于外省来北京办事的官员、办事人员和文人,朝廷要求租房者必须要找人做担保,否则一律遣送,类似于现在的“暂住证”。除了找人做担保,顺天府每月都会抽调人手来盘查这些外来人员,无故逗留北京者,都要实行遣送。北京是政治中心,在北京上班的官员不全是北京户口,如果让他们带着家眷到北京定居,加起来将会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因此,朝廷明文规定:在职的官员可以长期住在北京,而到了退休年龄的一概要返回原籍,除非皇帝特批留下来。既然不能在京城买房定居,那么状元升官发财后,最佳的投资就是在自己家乡购置大量田产、修建豪宅、兴办企业。(5)说到此处,穿插一段真实历史上的苏州名人——钱棨。吴越钱氏是江南望族,钱棨的曾祖父是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钱棨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从小立志要走科举入仕之路。钱棨出生于乾隆八年(1743年),家庭条件优越,夺魁后按惯例授翰林院修撰。几年后,乾隆提拔他为上书房师傅,充当皇子皇孙们的老师,后因受暗算革职留任,仕途跌宕起伏,最终在云南患病而亡。钱棨(ǐ)的原名叫“钱起”,这个名字与唐朝诗人钱起同名,他便将“起”字改为“棨”字。棨是古代作通行用的一种木制符信,又称“传”,形状像戟,属于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是通行的凭证和信物,类似现代的通行证。贵闻珽的父亲(贵翼的祖父)给儿子取名“闻珽”,在这个方面也有一些细节可品。珽是古代帝王用的,又称笏板、手板、玉板、朝笏或朝板,是中国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闻”字有“听”的意思,“闻珽”连在一起倒是有了几分皇帝听文武大臣上奏的意味,父亲给儿子取这个名字,可见对他的期望之大。二、贵闻珽与“守旧派”父亲的抗争和妥协根据阿森的推算,贵闻珽大约是1883年出生,从小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父亲要求专注学习,延着祖辈的路子继续走科举成名路。儒学思想是王朝统治当中的主导思想地位,因此,大家族的孩子通常被“孝道”所束缚,无法自己决定对专业的喜好和对仕途、婚姻的选择。贵闻珽从小过的是埋头读书、削尖脑袋往朝廷钻的道路,直到“维新运动”的开展,让他发现了人生还有其他路可走。(此前1894年实施“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政策时,他才11岁,暂没有太多自主的思想。)“维新运动”主张:重教育、开民智、废八股、改科举、学西学、派游学。代表人康有为认为科举是必治之顽疾,它不仅束缚人们的思想,而且扼杀人才,只能选出一些空疏无用之才。应通过科举制度的改革,把士子从八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精力用在学习和研究经世致用之学上,为国家培养真正的人才。在教育内容上,他积极主张“中西并用”,期望通过留学教育来培养一批具有新思想、新知识、新作风的王公大臣,使维新运动的思想得以实施。维新变法的时间很短,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任命康有为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准其专折奏事。维新运动在全国的开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包括许多读书人)”的强烈反对,同年9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戊戌六君子”被杀,变法失败。康有为曾经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认为中国应该吸收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化,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他还撰写了《大同书》等重要著作,提出了“大同社会”的理念,成为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起了开风气、促进思想解放的作用,推动了清末留学运动的发展。此时贵闻珽15岁,正是有自己主见的年龄,受到“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近现代思想冲击,他不甘受旧制束缚,想要开眼看世界,认真探求救国图强的真理,开始反抗父亲为自己设定好的道路。由于出国留学需年满16岁,贵闻珽于1899年违背父命前往法国留学。兴许是受到“大同社会”理念的哲学方面影响,贵闻珽留学时选择的专业是哲学。在贵闻珽出国留学期间,1900年爆发了“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光绪仓皇出逃,京城沦陷于八国联军之手,科举考试被迫长期停止。“庚子事变”的惨痛教训让朝廷上下意识到非改革难以自保,科举制度面临被废除的命运。众说纷纭下,一部分“守旧派”官员也开始反思科举制度的利弊,意识到八股文的空洞无用,不再强求子孙后代将这条路作为唯一的选择。“庚子事变”使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反对列强的运动,官员们的选择也是非常复杂的,不少官员因为反抗清朝而被杀害,另有一些官员站在列强这一边,支持签署《辛丑条约》,因此受到强烈批评,不少人被义和团杀害。故此,许多官员趁势带家眷逃亡,亦或是被革除官职。贵闻珽的父亲本想勤政爱民,可现实却是大量官员的流失和社会动荡带来的种种问题,他选择辞官返乡,利用前期的所有家产从事贸易活动,从“三元及第”的天才摇身变成实业家和慈善家,人脉甚广、家业大昌,令贵家一跃成为苏州首富。贵闻珽于四年后的1903年学成归来,曾经的“守旧派”父亲在亲身经历“庚子事变”后,逐渐对科举制度和西方文化产生改观,不再强迫回国后的贵闻珽继续去准备下一次科举考试(朝廷推迟到1904年才举办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而是用大家族需要延续血脉的压力逼他早早成亲,把飞出去的心收回来,放到家庭和事业上,通过联婚进一步壮大家业。1904年,贵翼出生,此时贵闻珽约莫21岁,还没准备好承担“父亲”角色带来的责任,与原配贵夫人谈不上喜欢或厌恶,根本不懂什么叫真正的爱情,搭伙过的日子毫无激情。贵闻珽的父亲在家里掌控着最高话语权,而贵闻珽自己的孩子贵翼也有雇佣乳母林妈进行全方面的照顾,贵闻珽便满心扑在自己热爱的哲学上:召开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汇集出版著作……他平稳地发展着自己的哲学事业,逐渐成为国内著名的哲学家。贵家的众多企业发展越来越好,贵闻珽的父亲要趁早培养接班人,此时的贵翼十分年幼,因此贵闻珽必须在哲学事业稳健发展的同时涉猎学习家族企业的管理和经营。1905年,苏州商会成立,贵闻珽及父亲加入商会,和明氏家族、荣氏家族等多个家族企业来往频繁,逐步形成通家之好的关系。贵闻珽的父亲对他慢慢放手,把业务交给儿子去做,贵闻珽站在父亲打下的江山上继续奋进,在商会内结交一众挚友。题外话:1936年,贵闻珽去上海时先住的上海国际大饭店,后来住的是苏州商务会馆,和老友们相聊甚欢。此处的会馆即商会,是外地商贾讨论商事、制定商规、沟通感情、交流信息、洽谈生意、签订合同、调解矛盾、协调关系和娱乐休闲的场所。受到儒家文化精髓“讲礼、爱国、尚教”及哲学方面的影响,贵闻珽及父亲会在苏州及周边地区开展爱国、爱乡、爱人行动,进而成为人人敬之的乡绅,譬如:①爱国振兴民族经济,组织民族企业②爱乡战时维护地方秩序,保护地方安全,成立“中国红十字会分会”救助受伤人员,参与办理兵燹救护、防疫救灾,与医院商组急救医院,购置药品,救治伤兵等。③爱人捐款兴办学校,出资改进桥梁、道路、渡口、公园等。贵闻珽虽然未加入哪个党派,但凭着在地方上的影响和功绩,极有可能在1912年江苏省议会正式成立后(同年确立江苏的省会是南京市),当选过议员并连任多届,在官场上拥有极广的人脉。贵婉离世后,贵翼对家里的说法是“妹妹得了心脏病”,贵翼的母亲信佛,是个端庄温婉、贤良淑德的传统女人,她对此没有怀疑,甚至认为是当年设局赶走叶连生的罪有应得。贵闻珽可以用商会的人脉能打听到叶连生和资历平的住址,却不一定能打听到贵婉之死的真相,如果他是省议会的一员,就能从官场人脉中打听到贵婉的死因是进行共党活动而被蓝衣社枪决。注:贵闻珽曾经对贵翼说自己是“退职多年,总有几个老而不朽的幕僚做耳目”。此处的“退职”应该是指退出江苏省议会。三、贵闻珽的“风流”往事贵闻珽在完成结婚生子的传宗接代任务后,借着打拼事业的契机往返各地,甚至在外地住上一段时间。按照资历平和贵婉出生的年月来倒推,1911年,28岁的贵闻珽在天津的武馆里学拳时认识了约莫16岁的叶连生。叶连生当时在心意拳门下小有成就,亲授贵闻珽一套拳法,在此期间邀请贵闻珽去戏院里听她唱戏,两人至此开启了为期三年的“地下恋情”,这是贵闻珽感到弥足珍贵的人生时光,是他真正品味到爱情滋味的经历。贵闻珽在天津学拳是因为身体赢弱,想要强身健体,由此可推断,贵闻珽当时在天津可能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而长住在那里(可能只有春节或大事才会返乡,相当于贵翼在7-10岁这个阶段,父亲是长期不在身边的),所以才会萌发去学拳的念头,因为学拳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至少需要几年才能大致掌握。叶连生和陈萱玉是舞台好姐妹,陈萱玉在1936年的时候自称37岁,倒推可得她认识贵闻珽的时候才12岁,贵闻珽当时也认为陈萱玉是个乖巧聪慧的小妹妹,没有和她恋爱的想法,而16岁的叶连生已经发育完成,面容姣好又唱艺俱佳,文武双全,生活里是个很精彩的人,和贵夫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对立面,自然深得贵闻珽的心。叶连生作为陈萱玉的舞台好姐妹,应该是同一个时期进入科班学习唱戏的。科班招生的年龄通常限制在10岁至14岁之间,因此叶连生和陈萱玉的年龄不会差距太大,至多差4岁,以此可推断叶连生认识贵闻珽的时候大概是16岁。叶连生的拳法有可能是家传的,从小练习,稍微长大后才进入科班学戏,因此16岁的她对心意拳小有成就,能够成为贵闻珽的老师。另有一点细节,叶连生会一门拳术,对于她们唱戏“闯码头”是有益处的。在旧社会,戏班需要跟土匪、恶霸、地头蛇斗智斗勇,何况居无定所,遇险几率远远高于常人。和贵闻珽热恋的那三年应该是叶连生在科班的“帮师期”,即“学艺期”满了以后,仍需留在科班内,可以拿到微薄工资。“帮师期”的年限亦不尽同,年满便正式出科,可以随处搭班唱戏。叶连生被贵家赶出来后,先去投靠陈萱玉并生下孩子,身体恢复完毕后和陈萱玉一起去上海挂牌唱戏,并在孩子2岁的时候嫁给洋行买办资兆和。话归原题,贵闻珽这三年来和叶连生眉来眼去,家里人是完全不知情的,因为贵家的家规森严,是不允许纳妾的。朋友们读到这里可能会有疑问:在那个时候,三妻四妾是很常见的事,何况他们所受的儒家思想并没有提出“一夫一妻制”的教义,为什么贵家还会规定男子不许纳妾?回到最前面的观点,贵家是科举世家,祖祖代代走的都是求学做官的路途,功成名就之后就会通过联姻来构成大家族的资源互换。虽然小妾的地位低下,但正妻是出自名门的,在这种情况下纳妾是被传统道德所摒弃的。其次,不纳妾可以确保家族内部不会发生后院明争暗斗的事,使贵家男子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地去奔前程,一代代构成人才辈出的局面,让祖孙们拥有“温良恭俭让”的品性,能够在社会上游刃有余,搏出一席之地。1913年,贵闻珽决定带叶连生回家,这是极其冒险的决定,是在公然顶撞父亲的权威。在当时,家里家外的所有事都得听贵闻珽父亲的话,贵闻珽本人是没有发言权的,他之所以敢再一次反抗,阿森猜测主要的原因是叶连生怀孕了。贵闻珽出国留学是不被父亲支持的,回来后没有溅起太大的涟漪,是因为“庚子事变”让父亲对科举制度和中西方文化改观,恰恰是这一次的“通融”经历让贵闻珽觉得叶连生嫁入贵家后可以为贵家“开枝散叶”,何况叶连生肚子里的孩子如果能在贵宅内出生,一生下来便有贵家的名分,就算父亲不答应,那也已是生米煮成熟饭,向来注重血脉传承的父亲也许能再“通融”一次。可惜,贵闻珽这一次彻底赌错了,不许纳妾的家规是祖辈传下来的,是绝对不可能动摇的。贵闻珽带叶连生回家时,叶连生的肚子已经显怀了(怀上孩子大约4-5个月),而贵闻珽的父亲极有可能长期不在家,甚至要好几个月以后才会回来,因此贵夫人观察几日后便能得出贵闻珽是铁了心要纳叶连生为爱妾,要她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成为贵家的第二个孩子,至此开始了她的“私心”计划。贵夫人是守着传统过了一辈子的女人,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叶连生,她表面上不会刻意与她作对,保持着友善的距离,也不会主动去通知远在外地的公公(贵闻珽的父亲),而是选择与贵闻珽行房事,让自己也怀上孩子,等到她的公公回来主持公道时,自己才会更有底气——既然正妻也怀了贵家的第二个血脉,小妾肚子里的孩子就不那么重要了。在清朝,避孕是一件很玄学的事,譬如“避孕汤”、“点穴法”等手段不能确保百分百避孕,而贵闻珽和贵夫人在婚后的十年间都没有生过第二个孩子,可见他们的生活真的是“云淡风轻”。贵翼是贵家的第一个孩子,恰好是个男孩,完成了传宗接代的目的,所以贵闻珽的父亲才没有催促他们继续生孩子,而是专注培养独苗。根据这一细节,也可看出贵家并不注重“多子多福”的世俗观念,而是在意子孙能否成人、成才,宁可专注培养一个后代,也不要生出满院子的庸人。待到贵闻珽的父亲回家发现叶连生后,他面临的是这样一个局面:明媒正娶来的儿媳妇怀有身孕,与其同时,自己的儿子又和一个出身低廉的戏子相恋并令其怀孕,甚至把她接到家里来住了一段时间。戏子所怀的孩子快生出来了,自己的儿子完全不顾正妻的想法,执意要纳戏子为妾,连她肚子里孩子的名字“贵婉”都取好了,这是要让那孩子在贵家拥有名分啊!五雷轰顶下,贵闻珽的父亲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决定——设下圈套摆那女人一道,让儿子亲手把那戏子和肚子里的孩子通通赶出去,以最大限度挽回贵家在当地的名声,同时还能顾及到贵夫人的娘家。问题又来了,贵闻珽父亲设下的这个圈套到底是什么呢?首先要强调一点,贵闻珽曾经和贵婉提过自己很在意当年大众对他的点评和骂名,而贵翼雨夜私会父亲时,贵翼也主动强调说当众打擂台的计划恐怕会让父亲付出损伤名誉的代价。贵闻珽提到往事时,说自己当时年轻气盛,眼里揉不得沙子,不容半点有玷清誉的事情,可见贵闻珽是个非常爱惜羽毛的人。(贵闻珽愿意配合贵翼在1936年当众出糗,确实是非常难得的事,不过他的“好父亲”形象是从那段“公案”发生后才改变的。)因此,这个不高明的圈套,极有可能是——登报抹黑叶连生。贵家在当地是名门,如果贵闻珽的父亲发话要把怀孕的叶连生逐出家门,想必闲言碎语能把整个贵宅给淹了,对生意和人脉都会产生影响。为次,贵闻珽的父亲不能亲自动手,只能退而求此次,让贵闻珽成为无辜的“受害者”,并亲手把叶连生和那孩子赶出去。知子莫若父,贵闻珽的父亲知道儿子特别注重自己的清誉,他私下联系苏州当地和周边大大小小的报馆,主动让他们刊登贵闻珽和叶连生的地下恋情,甚至是以歪曲事实的方式刊载,譬如:叶连生是狐狸精,主动勾引贵闻珽,以怀孕要挟贵闻珽取她进门等等。叶连生住进贵宅多时,为什么此前没有报纸登这件事呢?阿森猜测原因有两个,一是家里上上下下瞒得和铁桶一样,就怕贵翼的祖父得知消息赶回来,毕竟叶连生的孩子还没出生,八字还没一撇;二是因为贵家的势力太大,就算佣人透露出去了,报纸也不敢私下登出这种事情,虽然能提高销量,但第三天也许面临的就是关门大吉。因此,阿森猜测这个不高明的手段是贵闻珽的父亲主动要求大大小小的报社发出去的。这个做法确实很不高明,却能让贵家站在“受害者”的位置上,以保全他们的名声。同时,这个做法让贵闻珽觉得自己颜面扫地,倘若继续留下叶连生和那孩子,后半辈子都要被人暗中指点,不如以“家规不容、父命难违”等说辞,将叶连生的行李全部扔出去,再把她本人也强制赶走,此后完全不再过问她和那孩子的死活,也没有额外的照料,不让记者有捕风捉影的机会。叶连生头也不回,挺着大肚子去投奔陈萱玉,十里八乡的百姓们看了报纸,开始津津乐道于贵闻珽把戏子搞怀孕后再将其逐出家门的八卦。风言风语漫天飞舞下,贵闻珽悔悟自己辜负了两个女人的深情,反思自己的冲动和愚蠢犯下了大错,从此和过去的不良行为彻底划清界限,专注于自己的小家庭,很快就迎来了贵婉的出生。四、孩子们的成长史(贵家、林家为主,资家为对照组)(1)家庭环境与性格形成贵翼出生的时候,贵家的发展轨道已经从科举世家变成了官宦世家(从政、从商),他生下来就含着金汤匙,从小到大就没差过钱。名门之子,在大部分人的幻想里,代表着家境优渥,受尽宠爱,家业丰厚得一辈子都能避开所有劳累与凶险的生活,从无忧无虑的童年稳妥地进阶到大展身手的青年,拥有一段美满的婚姻,生下自己的孩子,幸幸福福过上一辈子。然而,贵翼的童年(贵婉出生前的这十年)也许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幸福和快乐。贵翼的父亲主外,刚回国的这几年是他的事业上升期,贵翼的祖父开始把家族企业交给他打理,贵闻珽更是常年忙工作、赴应酬,甚至在贵翼7-10岁的成长阶段(三观成型的重要时期)直接留在外地和叶连生谈恋爱,对家里没有太多的过问。贵翼的母亲主内,出自书香世家的她性情温润,思想传统,是包办式婚姻下的悲剧角色,未曾感受过爱情的真正滋味,对家族联姻安排只能认命,心中的不甘唯有通过佛珠一颗颗转出去。不仅如此,贵翼的母亲是个一板一眼的人,成年后的一双儿女在花园里打闹的时候,贵闻珽随口说他们在“斑衣戏泥”,贵夫人追着问他:到底是“泥”还是“彩”?贵夫人对此一定要问清楚,可见贵闻珽和她搭伙过日子确实蛮无趣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揪着问到底。贵翼出生的重要意义在于传宗接代,而非双方爱情的结晶,贵闻珽和贵夫人当时都太年轻了,没有感情的基础,也是第一次为人父、为人母,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在后来教育贵婉的身上得到了弥补和修正。贵翼的童年有三个极其重要,对他影响深远的人物:祖父、“乳母”林妈、“乳弟”林景轩。其中,祖父对贵翼的影响主要在思想、品德、学术方面,此为后话,在后面另外展开说。贵家没有三妻四妾,贵夫人不需要像皇室那样尽早恢复姿色去争宠,也不需要考虑皇子以后争权夺势进而避嫌,贵家雇佣乳母来喂养刚出生的贵翼,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贵夫人的身体差,譬如得了产褥热、奶水不足等(1936年时贵闻珽提到贵夫人过去的老毛病一直没好),二是照顾新生儿太闹腾,乳母全权接管,贵夫人更省心。天时地利人和,刚刚生下孩子没多久的林妈就此登场。林妈的大名不一定姓林,主要是因为“冠夫姓”的缘故:女子婚后需要在名字前面冠以丈夫的姓氏,所以她进入贵家担任乳母后的代称就是“林妈”。在那时候,做乳母是穷苦人家为了生计而迫不得已的事,很多乳母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以至于自己的孩子饿死、病死,甚至是被迫溺死,但乳母的收入通常要高一些,民间有“月二千钱雇乳母,外加首饰与衣裳。荷包归主钱归彼,还要天天吃肉汤”的说法。林妈在当乳母前,她和丈夫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呢?这一点在张勇老师的作品里没有提及,阿森认为林妈和丈夫大概率不是靠务农为生。因为林景轩是独子,林妈去当乳母后,不可能再给林家生孩子了,而务农的家庭需要大量劳动力,再穷也会生一连串的孩子,前期简单抚养,长几岁就能帮忙下地干活,是很划算的“投资”。以此推断,林景轩的父母有可能是靠手艺吃饭。譬如:林景轩的父亲可能是个厨子(林景轩的一手好厨艺也许是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长大一些后就能帮忙打下手了),母亲可能是篾匠(竹行是苏州的老行当,竹编结实耐用,远近闻名,有“竹造的苏州”等美誉,竹子可用来生产筐、箕、箩、匾、榻、桶、席、篮等生活用具)。因此,林妈去给贵家当乳母,一是主家身为苏州首富,给他们家的孩子当乳母,以后好处多得是,待遇肯定不差,而且贵家人心善,林妈甚至能把自己的孩子一起抱到贵家去抚养,不用担心孩子因此亡故;二是自己的孩子姓林,给林家传宗接代的任务完成了,没准儿贵家人还会送他去当少爷的陪读书郎,以后成才了是能飞跃阶层的;三是家里没有农活要做,丈夫一个人在家生活不用人额外照顾;四是乳母的收入高于普通女工及普通女佣,除了固定月薪外,日常饮食和住宿均由主家负担,家里少两张吃饭的嘴,无形中减少了日常开支,还能多赚一些钱……贵家完全有实力从北京招一个朝廷退出来的乳母到家里来,他们为什么会挑中地位低下的林妈呢?想要成为乳母,并非有充足的奶水便可,因为乳母的职责不仅限于喂奶,h她还会陪伴主家的孩子长大,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规劝他的不良行为,安抚他的情绪等。大家族的佣人当然不止一个,但唯独乳母是一直跟到少爷、小姐到完全独立为止,是佣人里地位最高的存在。封建时代讲究孝,出于对乳母的抚养之恩,她们通常可以得到像生母一样的尊重,甚至会得到主家的终身奉养。乳母基本是从民间的普通百姓里挑选,虽然她们没有过高的文化素养,但对生活的态度朴实无华,并且了解百姓的疾苦,在伴随主家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让主家孩子在年龄尚小的时候就知道深宅大院外的世界,养成良好的品德,避免变成飞扬跋扈、称王称霸的阔少爷、大小姐。因此,主家会对乳母的身份、身材、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人品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筛选,只有体态丰腴、奶水充足、身体健康、人品端正的人才会被请做乳母。贵家人慈善为怀,在贵闻珽的原话里,他们是连别家孩子生病都会跟着担心的,所以选中林妈做贵翼的乳母后,贵家会让她把亲生孩子一并留下,否则新生儿被送回家交给父亲抚养,有很大概率会夭折。不仅如此,贵家还给这个孩子取名字——景轩。林景轩这个名字一听就是文化人给取的,他和贵翼生在清朝末年,若是家里有关系,还能请秀才帮忙取名,穷人家要么按照顺序取名,第一个孩子叫林一,第二个孩子叫林二,或是借名字寄托愿望,譬如林来财、林有田、林丰收等接地气的名字。贵翼比林景轩早出生,至多早他三五天,不会隔太长时间,可见林妈是在生产后没几天就进入贵家的,“景轩”这个名字大概率是由贵家人取的。林妈在贵家当乳母,虽然收入和伙食待遇远优于普通仆役,但她需要不分昼夜地贴身看护孩子,还要承担换洗尿布、哄抱睡觉、防止哭闹等一系列繁琐工作,对她本人的睡眠和健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待贵翼和林景轩长到半岁以后,食量会逐渐增加,再长大几个月,手脚也灵动了,攀爬、翻滚等等都掌握了,这就需要林妈处处谨慎留心。因为林妈要照顾两个同龄孩子,上述所有工作,林妈都需要做双份(除了喂奶,因为婴儿时期的林景轩是以米汤之类的食物喂养长大),这样的工作量和照顾双胞胎所耗费的精力无异。再到孩子2-3岁以后,会说话了,会走路了,可以满地乱跑了,林妈会愈发觉得两个孩子照顾起来非常吃力。张勇老师曾经解答过,林景轩是不住在贵家的。乳母哺育主人家的孩子都是很用心的,可以说完全把自己所哺育的孩子当成亲生孩子来养,甚至比养自己的孩子还用心,还用情。考虑到孩子长到3岁左右就有一定自理能力了,阿森推测,林妈会在这个时候把林景轩送回自己家去,林景轩从此由父亲抚养,受贵家资助读书,直到长大成人。因此,贵翼和林景轩在长大后对待妞妞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一个偏母性,一个偏父性,这是后话,后面再详说。前文提到过,贵翼父母的感情很一般,父亲常年外出,在贵婉出生之前,贵闻珽几乎没有把心思放在家里。贵翼母亲出于婚姻的缘故,有可能终日忧郁、沮丧,放到现在属于“产后抑郁”,她为了排解情绪而每日诵经念佛,但她至少每天都在家里,总有一些时间会和贵翼相处,贵翼与母亲的关系会稍好一些,生活中也有肢体上的接触。不过,在贵婉去世后,回家汇报的贵翼是全程跪在母亲面前的,而母亲只顾着自己转佛珠,掉眼泪,任贵翼跪着,直到仆人送茶水来,贵翼忍不住叫了一声“母亲”,贵夫人这才叹了口气,伸手扶他,叫他起来。关于“妹妹因为心脏病突然发作”等谎言,是母亲叫他坐下以后才开始说的。贵夫人没有亲自带过婴儿时期的贵翼,由乳母林妈负责一切。这么一来,母乳不用自己喂,尿布不用自己洗,哭闹不用自己管,睡觉不用自己哄,贵夫人想看孩子的时候过去看两眼,想抱孩子的时候过去抱两下。母亲和孩子没有共同经历过各种“酸甜苦辣”,他们的母子关系是不走心的,是没有很深厚的母子情谊的。不过,贵翼和母亲相处的虽然比较少,但是贵翼不缺母爱,因为林妈会赋予他超出一百分的母爱。贵婉是幸运的,她的出生让贵闻珽彻底回归家庭,夫妻感情就算没有进一步发展,至少也不用担心小妾插足,贵夫人心情自然好。贵婉是贵夫人的第二个孩子,贵夫人的年龄往上增加10岁后,变得更有“母性”了,而且贵婉是女孩,贵夫人会更疼爱她一些,就算贵婉由林妈喂养,由祖父开蒙,她也可以时常给贵婉扎个小辫,买漂亮裙子把她打扮成洋娃娃等,比贵翼那个小小子有趣多了。对比之下,童年的贵翼和父亲的相处时光不太多,父亲的形象在贵翼的童年是缺失的,甚至可以说贵翼的童年是比较缺乏父爱的。父亲是在他10岁时才彻底回归家庭,这份好不容易回来的“父爱”还要共享给刚出生的贵婉。贵婉是女孩,父亲自然会对她更亲密一些,贵翼那时候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和父亲的相处时间很少,出国留学后回家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以至于贵翼在成年后和父亲的相处中,完全够不上“亲密”二字,在传统孝道的基础上,多了一分距离感和陌生感。无论是在苏州老家还是在上海的贵公馆,贵翼在父亲面前永远站着说话,必须等父亲主动开口让他坐下,他才会坐到父亲旁边。倘若父亲不开口,他从不会主动坐下。就算是妞妞喊贵翼坐,父亲也会马上呵斥贵翼,阴阳怪气一通以后再让他坐。贵翼请求父亲帮忙,要他参与到计划内,但是会有损父亲的名誉和健康,他内疚得给父亲下跪,父亲大吼着,命令他站起来,没有搀一把的意思——这对父子从未有过肢体接触。同样是儿子对父亲的内疚,贵闻珽心疼得赶紧弯下腰,亲手搀扶资历平起来,细声细语地哄他。不过,这里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贵闻珽觉得自己对资历平心中有愧。贵闻珽说自己从未听贵翼说灰心短志的话,还说贵翼没有八卦心,从不打听父亲和叶连生的往事(贵翼那时候已经10岁了,家里多了一个“姨娘”,他怎么可能不在乎?),反而清楚知道贵婉打小就爱吃醋,可见贵闻珽更了解贵婉,而完全不了解贵翼,这也代表着贵翼从小到大,有什么事都不会告诉亲生父母。贵翼宁可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现给林景轩看,把自己的伤心事说给林景轩听。也许小时候的贵翼还会展现给抚养他的林妈看。在父亲面前,贵翼一口一个恭恭敬敬的“父亲”,听说父亲来上海,赶紧说要让林景轩去接他;看见父亲自己打车到贵公馆了,贵翼从林景轩的表情上得知父亲到家里是来兴师问罪了,语调里刻意带着几分讨好。贵闻珽的态度像是上级在质问下级,在贵翼有难言之隐的情况下,仍对自己的长子发上一大通火。此时的贵翼低眉顺眼,问什么答什么,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敢,独自忍着心里的委屈,拼命保证自己会救回小资,非常渴盼父亲理解自己,而父亲的心早就飞到生死未卜的小资身上了,他觉得贵翼的话都是假大空的保证。当贵闻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时,他坦承说自己没忍住迁怒了贵翼,还说“知父莫若子”,意思就是:你爹我这个脾气向来是这样的,你是我儿子,那肯定是知道的,你就海量汪涵我这个老头子吧。“孝道”是儒家强调的核心,自从贵婉去世后,贵翼常常在父母面前感到内疚,而父亲的这番让他谅解自己的话,更叫贵翼感到压力山大,内疚得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结果……贵闻珽话锋一转,非要拿贵翼的艰难和资历平所遭遇的艰难作对比,说贵翼的难不如资历平难,临走前又阴阳怪调地补上一声“贵军门”。得,父亲刚才表现出的那点歉意在贵翼的心里瞬间没了,“贵军门”三个字直接变成一把尖刀,狠狠地往贵翼的心里扎去。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后,贵闻珽带着资历平和妞妞回苏州,贵翼和林景轩前去火车站送别。资历平安然无恙回来了,妞妞也要带回贵家抚养了,这本是皆大欢喜的时刻,然而贵翼与父亲的相处再一次出现了“平静”状态下的恭敬感,贵翼朝父亲微微鞠躬,父子两人说了几句客套的对话便结束了。虽说贵翼是长子,又是军人,他不可能像贵婉那样和父亲打闹撒娇,但他和父亲的相处模式完全不像传统父子关系里的“权威、服从”,也不同于新型家庭关系里的“平等、民主”,而是显得“生分、拘谨”,常常体现出比陌生人还要客气的氛围。传统父子关系的核心是“父权至上”,儿女必须听从父亲的命令,说一不二,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点在林景轩身上能够见到略见一斑;新型家庭关系里的“平等、民主”倒是能在贵婉的身上感知。贵翼和父亲的关系不属于这两种,更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贵闻珽是在贵婉出生后才幡然醒悟,他从此真的挑起了父亲这个身份的担子,发自内心的很爱贵翼和贵婉,这一点不容置疑。他还当着贵翼的面亲口说过,他和贵翼永远在一条战壕里,只要贵翼需要他帮忙,他一定会做到。可惜的是,贵闻珽对10岁以前的贵翼疏于关心和照料,贵翼的童年缺失父亲的陪伴和引导,他逐渐呈现出了较为封闭自己内心的特性,木已成舟,贵闻珽无法再弥补这部分的缺失。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男主外”是很常见的,大家族的孩子多是由母亲及家仆照顾长大,罕有父亲长期留在家陪伴子女的情况,所以贵闻珽的心里其实是不觉得自己对幼时的贵翼有亏欠,更认为自己亏欠叶连生和资历平太多太多。贵翼与父亲的关系暂时告一段落,让我们再来看看贵闻珽对江绍成、林景轩的态度。江绍成叫贵闻珽“伯父”,贵闻珽则叫他“绍成”,两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的,贵闻珽留江绍成吃饭,他还说自己要下厨做几道拿手好菜。这层关系就像贵闻珽管明堂叫“贤侄”一样,比礼貌客套更上一层楼,属于比较亲密的关系,类似大家族中,别家的长辈对其他小辈的关照和亲近。再看林景轩,他是贵翼乳母的孩子,贵闻珽却没有把他和他的母亲看做佣人,反而一直把林景轩当成贵家的孩子,相处时非常轻松、和蔼、亲切的。贵家资助他一路上到大学毕业(在民国,大学生是顶尖的人才,是最有文化的人),甚至在他选择参军时提出要为他铺路,但林景轩不愿意,想要自己拼前程。林景轩不在贵宅长大,但他的童年、少年时期经常能和贵闻珽接触,嘴上叫的是“老爷”,其实在他心里,早已经把贵闻珽定位为了慈祥的义父。示例一:贵闻珽听服务员说贵翼派副官过来问安,还送了新鲜水果时,贵闻珽看到镜子里朦胧的身影进来,他没有发现那是贵翼,默认是林景轩来了,笑眯眯地、亲热地叫了一声“景轩呀——”示例二:贵闻珽为了资历平被抓到侦缉处的事,朝贵翼发完火以后,他起身要回会馆住,需要有人开车送他回去(他是自己打车过来的),便忽略贵翼,而是唤了一声“景轩——”此时的贵闻珽正在生贵翼的气,他不会去使唤贵翼的人(比如驻守在贵公馆的亲兵),如果林景轩不再,他极有可能自己再打车回去。如果贵闻珽把林景轩当外人看待,他绝不会去使唤贵翼的副官把自己送回去。与此同时,林景轩是小跑过来的,立刻伸手扶住了贵闻珽,这也是亲人之间才会做出的举动。譬如贵公馆的亲兵,他们出于地位、年龄、亲疏关系等一系列差距,都不会贸然和贵闻珽产生肢体触碰,甚至会存在眼神回避等行为表现。贵闻珽和林景轩是有肢体接触的,而且不是单方面的接触,是互相存在的接触(见下一条举例)。示例三:在最后的火车站送别时,贵翼和父亲干巴巴地客套了几句话,随后贵翼找资历平到旁边说悄悄话。就在此刻,贵闻珽牵着妞妞上前,非常自然地伸手拍了拍林景轩的手臂。这个动作是长辈对晚辈表达“关爱”的一种方式,随后他和林景轩说些家长里短的嘱咐,林景轩频频点头,微笑着答应他。如果贵闻珽没有把林景轩当成自家人,他便不会这么做。如果陪同贵翼来火车站的人是贵翼的亲兵或是某位司机,在贵翼和资历平说话时,贵闻珽可能会低头去和妞妞说话,而不会拉着那位贵翼的下属不断交代、嘱咐。在贵闻珽“大家长”的威严下,以及林景轩对贵翼这个“奶兄弟”发自内心的敬重下,他在面对贵家父子闹不和时,也是很会审时度势的。贵闻珽到贵公馆兴师问罪时,林景轩看到贵翼回来了,腾一下站起来了。贵翼被父亲责备、冷落,站在那跟罚站似的,林景轩跟着他一起笔直站着;贵闻珽指桑骂槐地抨击贵翼,林景轩听得身体紧绷,不由得为贵翼叹了一口气,为他感到为难;在董小姐发觉苗头不对,找了泡茶为借口先走一步时,林景轩也马上提出要去帮忙烧开水,给这对父子留下了独处的空间。再看军事演习前的医院探望一幕,贵翼带着资历平去见父亲,贵闻珽知道贵翼又要利用小资去做危险的事,他瞬间动怒拍桌,贵翼“啪嗒”一下双膝着地,林景轩毫不犹豫地跟着跪下去,几乎是下意识的动作,不需思考的直接反应。关于贵翼和林景轩的兄弟情义还有太多细节可以详说,在此暂不一一提出,但他们两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死与共”的精神在作品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令阿森万分动容。读在这里,朋友们可能会有一点疑问:贵闻珽自称担心一双儿女重蹈自己的覆辙,所以对他们十分放手,从不干涉他们的选择,任由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可贵家不是由贵闻珽的父亲说了算吗?为什么贵闻珽在贵翼10岁、贵婉出生以后,又拥有话语权和决定权了呢?阿森私认为,这是贵闻珽的父亲在贵闻珽回归家庭以后,对他的进一步“放手”。前面提到过,贵闻珽回国后需要逐渐学习、接管家族企业,贵闻珽的父亲也在逐渐交接、放手这些繁琐事项,让贵闻珽出面去负责,转而把精力用于栽培幼年时期的贵翼(关于祖父对贵翼的培养,将在后面详细体现)。首先,贵翼从6岁左右开蒙,一直成长到10岁,祖父给他的品德、学业等方面垒下了非常深厚的底子,就算祖父不再插手他的教育问题,也无需担心他以后会走歪路;其次,贵闻珽的父亲有自己儿子作为惨痛的先例,他也会考量当下时代风潮的变迁(譬如“庚子事变”让他对科举制度改观),不再一味强迫后人按照祖辈规划的路线走,而是和贵闻珽一样,给孙子、孙女们一定程度的自由,硬性要求则是不可逾越法律和家规,对其他方面的选择(譬如未来要学的专业、未来和谁家子女联姻、是否参军等)不会插手太多。毕竟贵闻珽以后也是要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一家之主”的人,他把对叶连生的那部分心思放到家庭上后,贵闻珽的父亲心满意足地退居二线,让贵闻珽真正去挑起“大家长”的角色,而他本人仅在幕后继续对贵翼、贵婉的八德进行辅导和监督。至此,阿森再来说说童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对孩子们在性格方面的影响。男孩在成长过程中,有三个重要阶段:①从出生到6岁0-3岁是孩子建立“母婴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充满爱和稳定的母子关系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可以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确保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贵翼和林景轩都是幸运的,他们在0-3岁共同生活在林妈的怀抱里,在身心健康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拥有充足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会产生对他人的不信任、嫉妒、傲慢、仇恨、敌视等态度,思考方式偏悲观和病态等,在这个方面,从小缺乏母爱和父爱的资历安是最好的体现。将资历安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可得出,贵翼和林景轩并不缺乏安全感,他们的性格积极向上,而警惕心重是他们身为军人的特质和优点,这和“安全感”没有关联。3-6岁,是孩子开始有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阶段,可以清晰提出自己的喜好,自己做决定,譬如想去哪里玩,想吃什么东西,想穿哪一件衣服,玩具能不能送给别人等。在这个阶段,父母多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可以让孩子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对自己更加自信,更加独立。在阿森的假设和推断里,林景轩是从3岁以后被送回父亲身边抚养的。他的父亲极有可能是最传统的那类“大男子主义”父亲,信奉“父为子纲”的观念,即:孩子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父亲。林景轩的父亲在日常生活中会以命令式的口吻去要求林景轩做什么事,而在林景轩面临选择时,父亲也会替他去做主。在此期间,林景轩可能会问很多“为什么”,但父亲的话就是权威,没有为什么。林景轩不缺父爱,但对母爱略有欠缺,他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会无意识地继承到一部分“父为子纲”的观念,虽然在性格上没有太大的体现,但是在生活的一些细节中可以看得到(稍后进行举例对比)。再来看贵翼,虽然林妈不是文化人,但她肯定不会去约束贵翼应该做哪个,应该选哪个,毕竟他是贵翼的乳母,而不是亲生母亲,就算她的思维里带着从原生家庭“继承”来的命令式习惯,也不可能用在贵翼的身上,自然是会鼓励他自己做决定。②6岁到13岁孩子从这个阶段开始,对性别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身边人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像与自己相同性别的父亲进行学习,以及他所感兴趣的事情大概率会倾向于男性,譬如喜欢舞刀弄枪,喜欢战斗对仗等。从这个阶段开始,依赖母亲的男孩会变得喜欢和父亲在一起,对父子之间的活动更感兴趣,比如一起踢球、一起玩游戏、一起摸爬滚打等等。此时的父亲就像是无所不能的大英雄,是男孩所崇拜的对象。从宏观意义上来说,父亲代表着力量、安全感、榜样、坐标,父亲具有由内而外的男性特点,会让男孩有更多的安全感。在大量数据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如果从小缺乏父亲的陪伴,男孩有可能会变得敏感、自卑、胆怯,并对母亲产生较强的依赖。若母亲是个非常强势的人,那么男孩的性格上甚至会带有偏柔弱的一面。贵翼在林妈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得到了林妈的悉心照顾,两人之间的感情超过了贵翼和亲生母亲之间的感情。反之,贵闻珽在这十年内对贵翼的父爱肯定是有的,但他不善于表达这份对儿子的爱意,导致贵翼实际上接收不到太多的父爱,他也没有和贵翼进行上述这类父子方面的亲身互动,导致贵翼在父爱方面略有欠缺,却不缺母爱,与林景轩恰恰相反。也许贵翼小时候最憧憬的就是能拥有和父亲的亲子时光,可惜贵闻珽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观念,这种愿望对贵翼来说都是一种奢侈。贵闻珽不常在家,贵翼的童年类似“母亲+儿子”的组合,但我们在贵翼的身上完全看不到女性化的一面,反而能看到独立、坚定、果断等优秀品质,原因在于贵翼的祖父主要负责在家教导贵翼,因此,贵翼的童年不完全是泡在“女人堆”里的,他在男性方面存在两个学习、模仿的对象,即他的祖父和他的“乳兄弟”林景轩。先说说贵翼的祖父对他的影响。前面阿森推断过,贵翼的祖父可能是状元出身,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在“重血脉,重传承”的贵翼祖父心里,他会倾向于孩子应该把时间用在饱读诗书上,而不是出去调皮捣蛋,虚度年华。他对贵翼的开蒙从六岁左右就开始了,摇头晃脑地背着《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后来又背了《大学》《中庸》《论语》,可见贵翼是被儒学、国学经典大全套一口一口喂大的,简直是按照朝廷里的小皇子们的学习模式对贵翼进行栽培的。贵翼的身世显赫,他的家庭成员能够给他提供一个很好的教育环境,一个人才的养成除了智商等与生俱来的天赋外,供其成长的“肥沃土壤”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在这种名门大家庭里,还有一大要义就是必须遵守各种礼数:站有站相,坐有坐样,走有走相,人要识相。见了外人必须做到上下尊卑有序,态度谦逊有礼,甚至连衣服都要穿着一丝不苟。这让他在长大后多了一份对女性的尊重和敬仰,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里是非常珍贵的品德。这些规章制度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无形的束缚,贵翼必须从小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也会受到家规的各种遏制,童年生活就会比较压抑。在这个年龄阶段,贵翼会开始结交自己的朋友圈子,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贵翼能够接触到的玩伴都是和他家境差不多的孩子,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放眼望去,周边豪宅的每个孩子都是规规矩矩的,不跑不跳,文明礼貌,各个都压抑着自己作为儿童的天性,甚至有些“小大人”的表现,可想而知,这样的童年生活是稍显空虚、孤独、封闭的。再次,贵翼当时是家里的独子,是贵府佣人们眼中尊贵的金珠子,受到众星捧月的待遇,譬如换洗的衣服有人给准备,喝水有人给倒,吃饭有人给端,坐车有人给开门等等,所以贵翼在留学回国后,对亲兵们伺候他吃喝拉撒的行为感到非常习惯,衣服脱了就是随手往后一扔,总会有人给他接着。综上,贵翼小时候的成年男性榜样是满腹经纶的祖父,所以贵翼早早体现出热爱文学、热爱阅读、热爱钻研的特征,但贵翼长期生活在那种环境下,性格也会偏文静内敛,甚至是缺乏男孩的阳刚之气。这里的阳刚之气不是单纯指“行为男性化”,也不是指衣服脏兮兮的、说话粗俗就叫“男子气概”,而是指拥有责任感,有担当,在风度、气概、体魄等方面表现出刚强之气。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让身体和心智一并健康成长。通俗意义上来说,爸爸代表的是勇敢、果断、英雄气概,妈妈代表的是柔和、包容、细心,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成年后既有男性的气质,也有女性的气质,双方互补才能共同促进完整的人的养成。童年的贵翼已经拥有了女性气质上的优点,那么他的男性气质是从何而来的呢?阿森认为是他的“乳兄弟”林景轩起到了尤为突出的作用,他为贵翼树立了一个具有刚强之气的男孩榜样。林景轩由父亲带回家抚养,俗话说“男人带娃,活着就行”,尤其是清末民初时期、没有太高文化素养的普通男人,既要忙生计、赚钱养家,又要拖着一个孩子,照顾他的吃喝拉撒,他们对孩子的关心不会像母亲那样细致,只要不是安全问题、原则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就这么简简单单地带大了。此时的林景轩正是“七八岁,狗都嫌”的年龄,他在这个阶段会表现出精力充沛、顽皮淘气等天性,出于对周围世界的好奇,他会向父亲提出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不断通过提问“为什么”来发展认知。在学业上,林景轩受到贵家的资助,但生活仍是由父母的工资养着他,所以他可能会对父亲提出“为什么我们家生活条件比别人艰苦?”、“为什么我的衣服太小了还得继续穿?”、“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吃咸菜?”之类的问题,而既要忙工作,又要带孩子,两头忙得团团转的生活会让父亲迅速失去对孩子的耐心,从而以“没有为什么”,“你哪来那么多为什么”,“闭嘴”,“爱吃不吃”等说辞来作为答复,而林景轩长期受到影响,在后期抚养妞妞时也明显体现出了这份来自父亲的观念(后面进行详细的举例对比)。与之关联的是,在传统父子关系中,父亲对孩子普遍使用命令型的沟通方式,当孩子对命令进行违抗,从而导致某件事走向不利的情况时,父亲则会继续指责孩子“我早就跟你说过,这件事要怎样怎样,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等说辞。其实,这是一种父亲跟孩子划清界限、撇清责任的手段,其背后的潜台词是“我早就跟你说过,这件事要怎样怎样,你还这么做,现在得出这样的结果,这就不是我的错了。”像林景轩这种生在身份低下的家庭,由大男子主义父亲抚养长大的孩子,他身上带着的原生家庭的负面烙印是最明显的,他或多或少受到过原生家庭的“无形伤害”。他长大成人后,会让自己努力变成和父亲不一样的人,可他最后的行事风格里依然会有父母的影子。来自父母或是抚养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包括认知、人际交往、三观树立、接人待物的方式、性格特征等,都能看到父母或是抚养人的影子。林景轩虽然和母亲的相处不多,但是林妈对贵翼的积极影响同样会赋予在林景轩身上,每一次的短暂相处都会让林景轩往积极的方面更进一步,包括林景轩和贵闻珽等贵家人的接触也是如此,使他的品德、学业、性格等方面都能保持在一个适中的平衡点。关于父亲对林景轩的影响,在贵公馆被军火贩子杀上门的善后修复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气鼓鼓的林景轩说了和父亲一模一样的话。这段“单口相声”的意思就是:我早就说了官邸应该这么做,你就是不肯听我的,房子也不加固,士兵也不加派人手,现在倒好,出事了吧?待会儿江绍成把我给撤职了,我倒是省心了,这可都是因为你不听我的话引起的,怪不得我,我还在替你瞒着你爹妈呢!你可别来惹我!麻溜且嘴硬地撇清责任,极力证明自己提出的建议是对的,并趁机发泄积怨已久的情绪。这些偶尔不经意流露出来的特性,像极了父亲在林景轩童年时留下的影响,只是成年后的林景轩并不认同那种相处方式,所以才没有处处体现这种观念,而是涉及到重大问题时才会露出来。话归原题,林景轩在6-7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还会变得越来越任性,喜欢跟父亲唱反调,喜欢顶嘴,甚至会因为闯祸而被父亲揍一顿……他和父亲在一起的生活算不上顺心如意,关系处得磕磕绊绊,但毕竟是家里的独子,林景轩的父亲也会对他有父爱满满的一面,所以他们的生活模式是酸甜苦辣咸通通都尝过。林景轩在成年后仍是个阳光开朗、心直口快的大男孩,这又是为什么呢?他的生活那么艰苦,怎么还会有着小太阳一样的性格呢?相较于贵翼被关在深宅大院里埋头苦读,林景轩的童年是自由而广阔的,虽然被命令式的话语围绕,也没有母亲可以随时依偎着撒娇,但他有着很多释放情绪的出口,那就是大自然。农村孩子的玩伴总是很多,挨家挨户吆喝一声,三五成群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纯天然的乡野进发。他们穿的不是锦衣华服,用不着处处留神小心,摸爬滚打也不怕脏,上山下河摸田螺,骑马打仗掏鸟窝之类的活动更是频繁,只要法律和道德约束之外的事情,他和小伙伴大概都玩过了。虽然他们的生活没有高档玩具,但是内心无忧无虑。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中的委屈,挨揍后的疼痛,只要在外面哭一哭,玩一玩,走一走,跑一跑,转眼就忘到脚后跟去了,等玩过瘾了再满心欢乐地回家,又是个活蹦乱跳的孩子。这样的自然空间给了林景轩稳定的情绪和情感支持,同时也是因为身边的孩子都有着同款父母,这类不当的教养在他们看来是常见的,所以带来的内心伤害也是模糊的、后知后觉的,最后变成了潜藏在心底的“继承”,在生活细节上悄然流露。为什么林景轩会对贵翼身上的“阳刚之气”有深厚的影响呢?前文提到过,6岁左右的大部分男孩会喜欢舞刀弄枪,喜欢书里、戏文里的英雄人物,会去崇拜、观察、学习、模仿男性化的榜样。这个阶段的成长本能让孩子在生活中需要一个男性的模仿对象,最好是能够带着孩子一起运动,一起疯玩,一起弄脏衣服,一起不受约束地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冒险事。贵翼曾经和林景轩说过一句话——你的冒险精神哪儿去了?《天衣无缝》里的这个桥段主要是针对该不该帮助方一凡的对话,阿森在此提到贵翼的这句话,主要是想体现林景轩是具有冒险精神的,连贵翼都知道他的这点特性。在贵翼的童年时期,林妈出于安全考虑,肯定是希望他乖一点、听话一点、懂事一点,不要攀高爬低,不要做危险的事情,不要动刀碰火,不要乱跑……而这些“不要”,在他和林景轩一同出去玩耍的时候,通通得到了“许可”。爬山下河掏鸟窝,打斗嬉闹满地滚,林景轩作为贵翼的“乳兄弟”,带哥哥出去玩是不会受到阻碍的,因此,林景轩带着贵翼去大自然里撒欢,让他在“书海”之外的地方接触到多种多样的同龄男孩,和那些天然、纯粹的乡野孩子一起玩耍,做一些冒险的事情,参加对抗性质的团队运动。小鹰总要冒着粉身碎骨的风险第一次飞上蓝天,小狮子也总要战胜自己的胆怯第一次参与捕猎。冒险不等于鲁莽和失控,这些在安全范围内的玩法有利于增长见识,增加胆量,激发冒险精神,更有利于男孩的全面成长,让男孩敢于挑战一切。男孩们玩耍的游戏多是动态的,有对抗性和创造性的,在这类冒险活动中,孩子们需要学会如何理解风险,应对风险,如何避免受伤,学会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敏捷性。这片天地是孩子们自己的地盘,一切由他们说了算,他们会形成一个小社会,甚至演化出多个团体,由大家主动争取或推选出“领头羊”的队长角色。贵翼初到这种地方,也许在短时间内不会成为某个团体的领袖,但以贵翼的学识和能力,一旦他摸清楚了这片地盘的所有信息,弄清楚了所有游戏的玩法,加上他个头高大、点子多想法多、长得也很帅,他很快就会得到这个“领头羊”的角色并拥有崇高的威信,其他男孩们则会追随他,当他手底下的“兵”。当一大群孩子在一起的时候,通常都会存在人数不等的多个团体,在此期间,成为领袖的贵翼可以借机学习如何主持正义,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力量在这种复杂环境下保护弱小,如何处理矛盾和冲突等等。这里不受家长的约束,不受老师的管制,可以自由发挥,尽情玩乐,可以翻滚打闹、你追我赶、互相挠痒痒、拿着木头刀剑互相比划……林景轩带着他在这样的朋友圈子里呆的时间越长,他就会越勇敢、坚强、豁达、乐观、有担当、有责任感,有“阳刚之气”。再说回缺失母爱的林景轩。根据阿森的推断,林景轩三岁过后就不再和母亲一起生活,可孩子对双亲有着天然的情感需求,就像饿了需要吃饭一样自然。林景轩的童年缺少母亲的角色,当他看到别家孩子依偎在母亲怀里时,他的内心一定是羡慕的,甚至是当他去贵宅走动时,看到贵翼和自己的母亲亲密无间,他的内心一定有失落感和孤独感,但早早“懂事”的他却不能对父母大哭大闹,只能保持无动于衷的态度,进而形成了心思敏感的性格特征。关于这一点,在他和贵翼的相处中可以见得。贵翼的难过大多数时候是不动声色的,甚至会强颜欢笑,而林景轩能从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里感知到他的异常,可见林景轩是个心思极其敏感的人。这份敏感和资历安的敏感不同,因为林景轩有充足的安全感,所以他的心思敏感更多的是体现在善于察言观色上,而不是资历安对内心“自我攻击”的病态。举例一:贵翼和领导“接头”之前先和方一凡告别,回家后出现幻觉,恍惚间把弹钢琴的董小姐和妞妞看成了是方一凡在弹钢琴。此时,林景轩从楼上走下来,马上看出了贵翼的不对劲,但是不好开口问,只是自己在内心猜想:贵翼到底去哪里了?去干什么了?为什么是这副表情?因为林景轩被江绍成以一大堆公务给支开了,完全不知道贵翼怎么了,他不仅担心得咽了下唾沫,更是一脸忧愁地看着贵翼。举例二:林景轩和妞妞提前吃过饭了,林景轩特地热好饭菜给贵翼送进来,贵翼让他坐下来喝一杯,说了一大通对爱情的感悟,又让林景轩带着家人去香港避难,林景轩不停追问贵翼,明显感觉出贵翼不对劲。更多细节,阿森在这就不一一举例,林景轩的心思敏感让他拥有极高的共情能力和极高的情商,这种能力可以让他设身处地去体验他人所面临的处境,这种能力也是同伴关系的助燃剂,即“懂你的人”。③13岁到成年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男孩在12-13岁左右会去崇拜、模仿一个男人,并把他作为自己一生的榜样,而这个男人十有八九就是他的父亲。贵翼是幸运的,他的童年虽然没有非常圆满(相比之下,贵婉的童年是真正的圆满和完美的,从出生起父母就是和睦共处的状态,同时接收到全面的父爱和母爱),但贵闻珽在他10岁的时候选择回归家庭,马不停蹄地填补上了父亲形象在贵翼心中的缺失,很大程度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可以说这一切都来得刚刚好。在这个青春期到来的阶段,男孩开始向男人转变,从生理角度来说,男孩的身体进入快速发育阶段,一些具有男人象征的身体特点开始出现。第一次发生身体的巨变,他们会对这类变化感到迷茫和不解,此时父亲就是孩子最好的引导者,其次是其他的长辈、老师、同学、朋友。在青春期阶段的贵翼会开始有更多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不再按部就班,言听计从。当然,由于个性差异,孩子的叛逆表现有所不同,在贵翼的身上,主要体现在:想要成为比父亲更优秀的人;对于未来的路宁可自己做出选择,并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对的;会用偷喝酒的方式来体验成年人的世界;对穿着打扮有了自己的主观想法;会在荷尔蒙的变化下对邻家女孩产生好感……在贵翼和方一凡的天台聚餐中,贵翼曾经提到过少年时期和方家大哥偷偷喝过一次酒,被方一凡告发的经历。按照阿森的推算,此时的贵翼尚未成年,还是个刚毕业的中学生,和方家大哥每天呆在一起复习,准备参加留洋考试,因而在方家认识了方一凡,而林景轩已经去读预科了,所以林景轩不认识方一凡。酒是家里的长辈们宴请亲友、应酬商人时的必备之物,这两个大家族出身的男孩从小就闻着那股奇特的辛辣味道长大,经常看到长辈们把酒言欢的场面,贵翼和方家大哥在青春期的变化和冲动下,会认为喝酒是个让人愉悦的过程,会对酒的好奇心加重,也许还会央求长辈让他们尝一口,在被拒绝后,长辈可能会说“等你们长大了才能喝”,进而加重了他们对“长大就可以喝酒”的期待。因此,贵翼和方家大哥酗酒,是贵翼迈入青春期后的一件“壮举”,他们迫不及待地要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长大了。按照电视剧里的说法,贵翼和方家大哥应该是趁着方家没长辈,只有方一凡在家的好机会,从家里偷拿大人库存的酒水来体验,而且首次喝酒就喝了个大醉。在方一凡的描述里,贵翼是和她大哥“酗酒”,酗酒是指无节制地过量饮酒,也有“发酒疯”的意思。阿森猜测,也许在酒精的麻痹下,他们俩做了一些伶人啼笑皆非的荒唐事,或是方家大哥与妹妹方一凡发生了口角冲突,以至于她一路跑到贵家去找贵翼的长辈告状。贵翼因为喝酒,被家人拎回去活生生骂了一晚上。贵家人向来知书达理,为什么会用“骂”的形式来对待贵翼呢?阿森猜想,这是因为贵翼在家里始终保持着听话、懂事、乖巧、诚实的形象(小时候和林景轩出去调皮捣蛋的经历肯定是能瞒则瞒),家里人从来不用担心贵翼做出格的、违背家规的事情,这下意外得知他酗酒,简直像个晴天霹雳,家里人慌了神,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合理处置这种情况,从来没想过贵翼会有这一天。何况贵翼当时已经喝多了,一股醉醺醺的、神志不清的模样,让家里人看了更是心烦意乱,情急之下便骂了贵翼一顿,企图把他骂醒,而贵翼自然是迷迷糊糊的听着,没办法做出深入的检讨和反思,所以家里人的情绪失控,持续批评他一整个晚上才罢休。再来简单说说穿着打扮方面。贵翼在美国留学多年,深受西式潮流的穿衣风格影响,日常的私人生活以西装为主,墨镜、方巾、手表等配饰应有尽有,到上海任职时还带上了一大盒的手表供他挑选。贵翼的衣服换得特别勤,看似都是沉稳的样式,仔细分辨却能发现每一套都不同,花样繁多,仍在延续少年时所追赶的潮流。关于贵翼的初恋方一凡,这可真是少年郎和邻家少女最美好的时光了。大家族的孩子没有自己选择爱情的权利,早早地被家里人安排好了联婚对象,到了年龄就有人上门提亲(譬如金陵夏家来贵家提亲,才上中学的贵婉马上跑去法国了)。尤其是贵闻珽这一代,包括以前的明、清朝的大家族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科举考,在千辛万苦求得功名以后,马上就有带着利益关系的婚姻送上门,根本不知道爱情萌动是什么感觉。按照阿森自己的推算,贵翼和方一凡互相产生好感应该是贵翼和方家大哥一起备考留洋时,两家大哥常来往,贵翼有机会常常去方家走动,就此对邻家妹妹方一凡动了情,偶尔偷瞧她一眼,心动得双颊浮起红晕,最终幸运地在普林斯顿重逢,正式开启初恋时光。贵翼和方家大哥于1922年前往美国留学,1926年毕业,此后方家大哥回国,贵翼前往美国西点军校再深造。方一凡是1925年在国内读完三年预科后才去美国留学,因此和贵翼在普林斯顿存在学长和学妹的关系。1929年的这一场校园漫步发生在贵翼面临从西点军校毕业的时间点,同时也是方一凡在临毕业之际却毅然提前退学回国走“红色道路”的时间点。在文学专业的熏陶下,以及钢琴陶冶的情操,贵翼在方一凡的心中的形象是“文艺”的。看到他们对话时羞答答的感觉,阿森不经展开幻想:他们在普林斯顿谈校园恋爱时,没有热烈的爱情火花,有的是说诗谈词兼论经史的贵翼,既优雅又含蓄,说到尽兴处时眉毛上扬,露出沉浸于此的神情,方一凡则陶醉地、崇拜地看着曾经的邻家大哥,静静感受着这份清雅的甜蜜。再进一步幻想,他们结伴去看电影,借着黑暗的环境偷偷握住对方的手,两个人的手臂都在微微打着颤,羞得手心都是汗津津的,真是青涩而动人的美好青春啊!贵翼从西点军校回普林斯顿探望方一凡是因为听说她要退学才赶来的,被方一凡问到他是不是在打听自己时,贵翼赶紧把原因甩到方家大哥身上,说是她哥委托自己多照顾她,羞涩得不敢承认是自己很想见她。当方一凡大方承认自己要退学回国嫁人时,贵翼瞬间语无伦次了,大跨步挡在方一凡面前,颠来倒去地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语言,这是贵翼人生中难得的一次窘迫。想必在这段情感里,毫无经验的贵翼站在男孩的角度上是在一个人摸石头过河,毕竟这类情感问题他是没办法去问长辈的(以至于贵闻珽只从贵婉的口中得知他小时候和方家的姑娘常来往,却不知道他们早就谈过恋爱了),而林景轩身在“和尚学校”,更不知道爱情为何物,导致贵翼和方一凡之间相互的情感始终保持在一个“文火慢炖”的状态,直到方一凡要回国了,贵翼才大胆表白“嫁给我”。方一凡说自己和贵翼走的不是同一条路,毕竟贵翼当时身处西点军校,回国后选择的立场可想而知。按照阿森的推断,贵翼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了隐蔽战线的一把利刃,一只被冻起来、等待唤醒的冰蚕,看他却无法对任何亲近的人说实话,只能遗憾目送方一凡离去,从此一别六年。再来说说林景轩的青春期。老话说“穷人家孩子早当家”,由于受到家庭状况的限制,林景轩会显示出超出年龄的成熟和懂事,看似没有青春期,其实是像水果被强行催熟一样,真正的青春期及成熟期比其他家庭和睦、生活富足的孩子晚很多,属于“后开花群体”。青春期的林景轩会有很多心事无处诉说,渐渐萌生出不愿表达、心思敏感、把钱看得很重等性格特征。或许看到这里的读者朋友们会觉得奇怪,那个时候的穷人遍地都是,吃不饱、穿不暖才是常态,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都差不多穷,为什么林景轩会萌生出那些负面性格呢?他在任职贵翼副官的时候,不是很阳光、活泼、自信,时不时和贵翼拌拌嘴,甚至有一点仗着贵翼“护犊子”而居高临下的表现吗?阿森认为,其中的原因在于林景轩从小和富家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因为受到贵家的资助,林景轩会和贵翼上同一所学校。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能到好学校读书的几乎都是富人家的孩子,林景轩就像是一只平平无奇的公鸡被塞进了高贵的鹤群里。虽然这种环境让他的气质高雅了,见多识广了,可他难免会在各种比较下产生负面的情绪和心理。林景轩在心态上的自我调节能力极强,所以他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是以朝气蓬勃的一面来笑对人生,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才会触及心底脆弱的那一块地方,流露出负面的性格特征来。①不愿表达、心思敏感贵翼一直在闪闪发光,他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无法理解林景轩的心事和苦恼,而林景轩的父亲和他缺少交流,也不善于表达,无法给林景轩提供情感价值,导致林景轩养成习惯把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想法藏匿起来。前文提到过,贵翼会在喝闷酒的时候和他倾述自己妹妹为什么会不明不白死去,会在“约会”回来后和他描述自己再次表白被拒后的失落等等,这些都是贵翼向林景轩表达他自己内心的主观情绪,而林景轩对贵翼表达的情绪向来是受到外界影响,譬如:送贵婉骨灰回老家时伤心大哭(为贵婉难过);好心劝贵翼和方一凡保持距离却被骂(为贵翼担心);贵翼为了给妹妹复仇和以性命做代价去完成计划时,林景轩对他的不断表忠心(为贵翼能进一步信任他)……林景轩流露低落情绪的场面屈指可数,并且他从来没有和贵翼袒露过自己的心声,就像在张勇老师著作的番外篇《谍影非凡》中江绍成的那句话:“抗战八年,一条战壕里的‘生死兄弟’,无话不可谈,无事不可说。但是,他到底跟你交过底吗?”林景轩从来没有和贵翼表达过自己的任何心事,只有贵翼问他的时候,他才会简略地和贵翼说自己从大学到参军的这段履历,而对于CC的一切都瞒得死死的。林景轩曾经是CC特务,他用逃役的方式与之一刀两断,可他的身份终究没有挑明,毕竟说出口以后,还能不能留在贵翼身边都会成为问题。林景轩在黑暗里小心翼翼地走钢索,难免会遇到一些无法排解的情绪,但他仍保持着脸上的阳光,而把那点阴霾扫进自己的心里深藏。贵翼说他喜欢光明,林景轩强撑着说黑夜有黑夜的美,这里的“美”,像极了在黑夜里的自己;林景轩问贵翼孤不孤独,贵翼说自己走的是大道、正道,他不孤独,可林景轩的这个问题何尝不是在换着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呢?贵翼有江绍成这个“自己人”在身旁,可林景轩的心里话还能和谁说呢?②消费观念不同、把钱看得很重在《天衣无缝》中,林景轩和贵翼有着完全相反的消费观,正是因为他们来自两个不同条件的家庭。贵翼从小到大就不知道“缺钱”是什么滋味,妞妞的家庭教师董小姐每天工作2小时就要收10块钱,贵翼毫不含糊地付了;妞妞喜欢钢琴,想要学钢琴,贵翼马上就安排了钢琴送货到家,钱掏得干脆利落。要说贵翼在花钱上“抠门”的时候,只有一次,那就是林景轩给妞妞挑玩具的那一场。林景轩精打细算地挑了四件套的“小家具”,只花了5块钱,既能哄妞妞开心,又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经济压力。随后赶来的贵翼看到他数钱的画面,感叹了一句“真有钱”,林景轩笑呵呵地回应他,可见这里的钱并不是贵公馆的公用生活费,而是林景轩自己的军饷,他自己的私房钱。贵翼认为这一套玩具太少了,由着性子混搭自己喜欢的款式,林景轩跟个小麻雀似的在旁边喳喳个不停,一会儿嫌他不会算数,一会儿嫌他不懂精打细算,直到林景轩发现特务后跑去教训他们,贵翼趁机任性了一次,按照单买2块钱的价格足足挑了11件玩具,装了满满一大盒子,指着林景轩叫老板找他结算。林景轩一听,22块钱全部要自己用私房钱来出,马上气不打一处来,拉着脸责备贵翼不会过日子,可这些玩具是给妞妞买的,纵使他心疼钱,也马上转身去忍痛结账了。在抚养妞妞的过程中,林景轩自然地把妞妞代入了童年时期的自己,存在补偿心理,看到妞妞喜欢自己花大钱买下来的玩具,仿佛他自己的童年遗憾也得到了满足(关于这一点,在后文会详细提及)。林景轩平时要负责做饭,可能掌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贵翼把自己的军饷留下一部分交给他当做生活费、伙食费),贵公馆平时的菜色也是样式繁多,营养齐全,可见林景轩并不缺钱花。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细节,即林景轩开贵翼的劳斯莱斯送方一凡离开时,为了制造冲突让方一凡趁机离开,他在马路上猛地甩出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完全不担心劳斯劳斯损坏以后要花钱修理。因为车是贵翼的,花钱修是贵翼掏钱,用不着自己出,他只心疼自己的私房钱。林景轩身为副官的军饷不算太低,他对钱的抠搜和看重,都是源于童年时期留下的印记,穷怕了而不敢轻易消费,一提钱就情绪激动。③仗着贵翼“护犊子”而偶尔流露出的居高临下提到这一点,阿森在此需要将贵翼和林景轩同时拿出来做对照组,大家可以更明显地看出区别。董小姐到贵公馆的那天晚上,由于贵翼和林景轩带妞妞去看病了,回来是发现家里多了个女人,贵翼第一时间把林景轩召到边上问话,资历平在这时候评价贵翼是“目中无人”。其实,贵翼的人格属于“有傲骨,但没有傲气”。他的傲骨体现在心气高傲但不自大,性格刚强不屈,有民族信仰气节,在权贵名利面前不低头,他并没有对任何人、任何事通通呈现出嚣张和冷眼的傲气,没有目空一切,反而是从小接受的儒学教育让他体恤平民百姓,处处充满礼节。譬如:贵翼排队买包子,礼让了两位女性优先;文四益打算吃免费包子,还让店老板给贵翼优先提供,贵翼连价格都不问,直接给一张大额纸币,甚至不要他找钱;文四益居心不良地邀请贵翼当场吃包子,他给贵翼倒茶,贵翼给他行“叩手礼”(食指中指并拢敲击桌面三下,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表示尊重)……除了以上举例外,阿森再举个例子:在贵翼从国际大饭店走出来看三具尸体的时候,他被记者瞬间包围,气急败坏下仍保持着理智,只是要林景轩缴了他们的胶卷,而不是把整个相机砸毁或没收……至于贵翼对刘玉斌、吴成风、资历群、资历安等人的“傲”需要另当别论,那是出于他本身位高权重,他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对待那些站在他对面的势力,而不是在工作中、生活中一味地狂妄自大。这是贵翼所在的大家族最重视的礼数,也是“富”和“贵”的分水岭。低俗之人就算是在机缘下一夜暴富,到最后他也不过是个富有的人罢了,而礼数是贵族的必备修养,是用钱买不到的。相较之下,林景轩偶尔会表现出一点点居高临下的表现,究其原因,是因为此时的林景轩已经实现了阶层跨越。在仕途上跟随贵翼扶摇直上的林景轩不再是曾经任人欺负的“穷小子”和“大头兵”了,他是堂堂贵军门的副官,没有辉煌的家业背景也能年纪轻轻就挂起少校军衔,彻底摆脱了自己还是一名普通士兵时做小伏低的生活,在遇到特殊情境的时候,就会本能地流露出这份“居高临下”的表现。举例一:林景轩受命去资家老宅约“如意婶”谈话,起初还是笑脸相迎的林景轩在“如意婶”说自己要去买菜而拒绝邀约时,他变脸比翻书还快,倏地黑脸呵斥一声“站住”,故意露出枪把给“如意婶”看,逼迫她必须去。举例二:在茶餐厅内,“如意婶”说完了资家的情况后,林景轩随口感慨资家小少爷是劳碌命,激起“如意婶”奚落他也是劳碌命,说完就要走人,林景轩黑着脸大喝一声“坐下”,把“如意婶”再次吓愣了。不过,林景轩马上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赶紧挤出一脸笑容,好声好气地重新叫了声“如意婶”,继续和她说话。举例三:暴雨天查封华界码头的走私物资,在贵翼还没到之前,林景轩颇有长官风范地走到最高的台子上威胁在场的所有人,一巴掌扇得前来质询的水警直接跨了两级台阶跌下去,打得水警直转圈,趾高气昂地以“老子”自居。举例四:跟着线索去繁星报社找资历平的下落,因为赵主编喝懵了以后说话颠三倒四而大动肝火,声称要用职权把繁星报社给封了。举例五:贵翼和林景轩准备从西餐厅带走小资时,资历安出面阻拦,林景轩叫来的援兵到场了,资历安瞬间处于下风。资历安的军衔是上校,而林景轩是少校,两人差了不少级,可林景轩却仗着贵翼的“势”,冠冕堂皇地说了一大通话,在得到资历平的掌声后,他非常得意地笑了。不仅如此,林景轩还一脸蔫坏地故意和资历安说,如果他也私藏了黑枪,趁早交出来,他会看在资历平的面子上替他保密。这句话纯粹是在气资历安,林景轩得志招摇地笑出声来了。举例六:为了掩护方一凡离开而刻意制造冲突后,交警前来调解矛盾,此时的方一凡已经走远了,林景轩却朝天开枪来驱散群众,主要是因为这两位侦缉处的特务拿话激他,还挑动群众一起抗议,让自己变成了众矢之的。群众瞬间选择了自己的站位,联合这两名特务一起抗议林景轩“老总欺负普通人”的所作所为,他一时没能控制住情绪,借开枪的机会张扬自己的权利,发泄自己的不满,同时赶走那些围观群众,用职权和地位达成了自己的目的。“我坐不更名,行不改姓,军工署少校副官林景轩!枪是我开的,人是我打的,交通规则是我违反的!有种来告!”林景轩闹完这一通,原本是没必要继续自报家门的,他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出于他在阶层跨越之后的一种自大心理和特权思想。在当时,军队比警察高人一等,比平民百姓更是高出几个层次,他在利用自己凌驾于在场所有人之上的特权在向众人宣告: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关于林景轩的“傲娇”场面实在是太多了,阿森在此就不一一截图举例啦。贵翼和林景轩身上存在零星的小缺点,但瑕不掩瑜,他们的优点同样非常多!这不只是父母、家庭带来的影响,更是他们受过高等教育而融于骨血内的教养。(2)教育氛围贵家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贵翼的父亲贵闻珽没能达成“闻珽”的期盼,贵翼的祖父便把希望寄托在贵翼身上。在“庚子事变”后,原来认为“中不如外”的朝廷“守旧派”开始对西方文化发生了看法上的转变,认为从国外借鉴来的新式学堂是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而落后的科举制度才是应该被废除的。因此,贵翼的祖父是按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对贵翼进行开蒙,先用中式文化打下殷实的基础,作为身体和骨髓,学透老祖宗的智慧后再去学习西方文化,作为锦上添花的血肉部分。贵翼的祖父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对贵翼的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规范化的,是按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仕途”来进行的,这就养成了贵翼从小喜欢看书的好习惯。贵翼赴上海任职时,随身携带的衣服等行李没有多少,反而是带了几大箱的书,各种专业领域的都有。贵翼平时在书房也是手不离书,可见他的才华除了祖父从小的引导外,和他自己爱看书也是分不开的。贵翼约莫六岁时,还没正式开始上学的时候就先由祖父开蒙,先教“字号”,也就是写得很大的单独一个字,等认识百字、千字以后就开始背各种书,先读孝、学、庸,后论、孟,接着过五经关(《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左传》)来建设高阶世界观,再以礼学(《周礼》《仪礼》)和春秋学(《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作为补充。除此之外,还要学习数学的基础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平面几何,以及英语、法语等等。不只是这些,贵翼写得一手好字,同样是六岁开始练的,先在方格纸上描红,基础差不多了才开始系统练习小楷字体。贵翼的童年被安排得很充实,每天在祖父的带领下先温习旧书,能背诵则过关,旧书温完再上新书,还要抽时间练字、练外语、练钢琴……由此可见,贵翼的起点比其他同龄孩子高很多,这也是他后来张口闭口都在引经据典的资本所在。这些学习经历使贵翼有很深的传统文学功底,同时也增强了他的学习能力,为日后学贯中西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并以效法经典古籍中的圣贤为人生目标。在贵翼和林景轩上大学之前,国内政局动荡,时代大潮汹涌,但他们都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既没有马上辍学“投身洪流”,也没有被“洪流”冲得七零八落,尤其是出身大家族的贵翼,他不仅不用考虑“钱”的问题,甚至不用去考虑其他大家族那种千丝万缕的复杂家庭关系,不需要在大家族里选择“站队”,只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考虑自己要走的路即可。他们两人在安分读完大学开始走参军报国的道路,也是有迹可循的。先来说说林景轩。贵家从来没把林景轩当做佣人或是佣人的后代,还资助他和贵翼一起上学,所以林景轩从小没伺候过别人,也是像公子哥似的读书写字,以至于他和贵翼在一起时没有任何主仆的感觉,更多的是以兄弟的关系在相处,有时候甚至能和贵翼开开玩笑,拌拌嘴。当贵翼选择出国留学时,他没有跟随“乳兄弟”的脚步,一是因为公费留学的名额极少,他考不上,二是自费留学需要极大的花费,他已然成长为了有理想、有追求、成绩优异、品行端正的少年,迫切渴望尽快实现个人成长,尽快拥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不想“亏欠”贵家太多,也考虑到“父母在,不远行”的孝道观念,便选择按部就班地去距离较近的南京读预科。纵观贵家和资家的孩子们,贵翼在美国先学文科后学军事,贵婉在法国学是油画;资历群跟随“洋行买办”父亲的脚步,留洋学习金融专业并在银行工作,而资历安头脑一般但身体很好,也许是体育特长生,后为蓝衣社效力;资历平在法国学的是工笔画……唯有林景轩的大学专业是工科。1917年,上海华生电器厂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实用直流发电机,比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直流发电机晚了82年!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电机工业真正迈入了工业应用阶段,代表着我国的电机工业从此蹒跚起步。阿森猜想,林景轩读大学时选择工科类专业,一是因为工科类专业好就业,容易谋得一份收入,二是出于“实业救国”的目标。至此,林景轩考上了位于南京的“国立东南大学”,于1924年考入刚成立一年的电机工程系。(注:1923年,在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倡导下,“国立东南大学”正式创立电机工程系,是我国电气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和重要一脉,九十年来汇聚和涌现了一大批学术造诣精深的著名学者。)开学不久,“国立东南大学”的校董会在反复商讨下,决定暂行停办工科案,工科被划出去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重新组建成“国立河海工程大学”,所有的学生跟着一起转过去,林景轩到那里继续上学,直到1927年6月毕业之际,几所院校又被合并成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林景轩便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的名头顺利毕业。值得一提的是,1927年正是北伐战争时期,战事爆发导致许多学校停课,南京地区有北伐军进行宣传工作,那个时期的国民党革命军深受学生的欢迎,很多学生弃笔从戎,连北洋军阀都感叹国民政府组成之年轻。除此之外,当时的学生面临着“就业困难”的环境——政府机构的位置要有军政背景或人脉的人才有机会进入,学习出身的人才连门都摸不着;至于私人工厂、企业本就寥寥无几,老板们大都脑筋陈旧,厌恶学生,不但非技术人员不肯录取,连技术人员也不喜欢用对口专业的学生。数万以上的毕业生欲求学不可得,欲做事不可能,生机断绝,路路不通……阿森猜测,这便是林景轩在毕业后毅然参军的两个原因。林景轩拒绝贵家替他在军旅生涯铺路,以至于他的人生重大变故都发生在从军时期。林景轩为什么会拒绝贵家的帮助呢?因为他上学时受到的资助是经济方面,而参军时的资助是运用人脉去安排一条好仕途,这是林景轩无法接受的。人生于林景轩而言,既有剥夺,也有馈赠,他的出身无法由自己来决定,但前途是可以用努力来获得的。资助只是帮一把,人生还得靠自己,林景轩自强不息的性格让他想脚踏实地去拼前程,用自己的努力去把握命运。再来说说贵翼,他的人生拐点可是发生在上学期间。在那年头,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根本不知道文学是何物,而贵翼的本行就是深奥的文学。不仅如此,当时的中国留学生在外国学校里能学好一门功课就称得上“了不起”三字了,而贵翼志向当个通才,既通文,又通理,甚至是连轮船、建筑、机械等分类都有所涉猎。虽然远在大洋彼岸,贵翼仍有许多渠道可以了解到国内的变化,1926年是北伐战争的开端,贵翼取得普林斯顿的学士学位后,看到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忧国忧民的心就此被激发出来。国家多难,书生当以所学报国。贵翼立志要学习军事,甚至是为国家造枪炮,可他没有美国的国籍,当时想要进入西点军校,只能受人推荐后以交换生的名义进入。贵家在各地都拥有强大的人脉,而贵翼本人也是善于利用人脉和资源的,他没有像林景轩那样拒绝家人的帮助,而是通过重大官员写介绍信的方式,顺利受到美国西点军校的约谈,到那里接受美国陆军高等教育。在这里,阿森做出大胆假设,贵闻珽是江苏省议会的议员,极有可能认识浙江省的省长陈仪,贵翼就是通过陈仪的推荐,进入了美国西点军校。西点军校是美国军队的“摇篮”,主要任务是培养出能够胜任国家安全任务的军事领袖和战斗英雄,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贵翼所接受的陆军高等教育包括:军事战略、军事战术、军事参谋、战役分析、各兵种联合作战、兵器研究学、弹道学等,还要参与军事演习、战术模拟等实践训练。贵翼此前在国内学习英语和法语,那么他的德语是从哪里学来的呢?阿森认为贵翼也是在美国西点军校时期选修的德语,因为德国的军事、兵工类书籍有着很先进的知识和概念。贵翼在校时期广泛涉猎理科,尤其是对军事装备的研究收获颇丰,这为他后来出任国民政府兵工署副署长、军械司副司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像他这样的人才,毕业后注定会被美、德等国高薪聘用,但他一一婉拒,毅然回国效力,极有可能是因为他在临毕业之际踏上了红色之路,而他的引路人便是他的老友兼战友,以及他的入党介绍人——叶宗辅。在《天衣无缝》里,对于叶宗辅的前传没有太多介绍,阿森猜测他们两人有可能一同参加过马克思文学读书社之类的社团活动,就像明诚在国外上学时,也是在读书会上结识的贵婉,而后被贵婉带上这条路。关于贵翼入党的时间,可从以下几个细节推断:电视剧中,1936年的贵翼会见南方局领导时,对方握着他的手亲切地说:“贵翼同志,我们分别已经六年了!”可见,贵翼在1930年和南方局领导分别后就再没有见过面,比较大的可能性就是1929年贵翼即将从西点军校毕业时,由叶宗辅介绍入党,南方局根据他毕业后要回国供职陆军部的路子,为他安排好了深入敌营的潜伏任务。贵翼归国后,推荐他去西点军校的陈仪作为蒋介石非常信任的好友之一,他对贵翼可以起到再次推波助澜的作用,即将他引荐给蒋介石。再往后的故事就是贵翼的从军之路了,这一点同样放到后面再详谈。(3)三观树立关于三观的树立,人能受到的影响无非是三个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接下来,阿森将以几个切入点进行详细辨析,探寻各家孩子的三观是如何从一点一滴中表现出来的。①二孩家庭/三孩家庭中的公平、爱意与矛盾对于多孩家庭而言,公平合理的分配是一门艺术,这直接关系到家庭亲密关系和孩子的心理成长。在此,阿森先以资家的负面案例进行剖析。资历群的母亲生下他以后就过世了,资历群的父亲资兆和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孩子长大,便与妻子的亲妹妹再婚。续弦来的妻子和过世的姐姐感情很深,所以她对资历群百般疼爱,完全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几年后出生的资历安是她的亲骨肉,可她害怕别人说闲话,处处偏袒资历群,什么好东西都给他,包括下雨只有一把伞的情况下,都是搂着资历群赶紧跑,委屈年幼的资历安在旁边淋雨,而不是把雨伞让给两个孩子撑。资历安从小就出于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环境里,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爱人,所以后来他对苏梅的情感也是很扭曲的爱意,在自身的性格上也有诸多缺陷。值得一提的是,资历群和资历安虽然是同父异母,小时候一起生活倒也情同手足,资历群在和他相处时多少会有几分“哥哥样”,会照顾这个弟弟,譬如跟他一起在院子里转着圈玩耍,尽显儿童的天性,不受血缘等影响。在资历平返回苏州寻找姆妈叶连生的时候,他偶遇了资历群,兄弟俩在小酒馆里吃喝时,资历群看他情绪不好,用“百姓家的孩子,纵然没有一丝耀眼的光环,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来安慰小弟。这句话对于资历群和资历平而言,是事实,但对于资历安来说,却是笑话。没过几年,资兆和爱上了叶连生,遂将她纳为妾,两岁的资历平从此成为了资家最宝贝的掌上明珠。资历群显然更怜爱这个异父异母的弟弟,让他坐在自己怀里看自己读书写字,亲自给他开蒙,教他背诵儒家经典,唱江南童谣哄他睡觉……年幼的资历安想要像小弟一样穿光鲜亮丽的西装,想要买小汽车玩,可他的亲生母亲生性平和,不争不抢,对此没有一句表态,只是不停地念佛祈祷丈夫能像爱叶连生那样爱她,而不是敬着她。资兆和只和叶连生情投意合,母亲的长期压抑也会对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资历平的天生聪慧也让资历群对他更上心,从而冷落了资质稍差的资历安,彻底剥夺了他唯一能感受到爱的渠道,让资历安变成了家里多余的那个孩子,导致他的整个人生都活在哥哥和弟弟的阴影里,嫉妒的种子开始在阴暗的角落疯狂生长。资历安的亲生母亲对于他的养育可谓偏心至极:好学堂没有他的份,留洋没有他的份,进洋行当买办也没有他的份……资家差这点钱吗?差这点人脉吗?阿森认为资家是有这个财力供资历安读好学校、做好工作、过好生活的,但资兆和主外,不顾家,对孩子们相当纵容,教育方面主要由资历安的亲生母亲负责(在资历平胡作非为的时期,还是叶连生看不下去了,才委托资历群多多管教小弟),所以资历安的亲生母亲偏心于资历群和资历平,任由他们随意发展,并故意冷落自己的亲生孩子。说夸张一些,整个资家确实对不起成年之前的资历安。在资历平回国到繁星报社工作时,因为朱惠儿事件,导致资历平一同被带到侦缉处,犟嘴之下被资历安以泄愤的方式打得遍体鳞伤,也因此留下一条性命。资历安的亲生母亲在家里看到资历平的伤势后,她只听到资历平说“二哥杀人如麻”,没有听到前因后果,也没有问他为什么,当即给了资历安一巴掌,并在资历安一通发泄委屈情绪后,她和资历安说:“你要恨就恨妈妈没本事,不要把恨强加在小资身上,我没有亏待过你。”至此,资历安的内心是委屈和复杂的,他渴望得到母亲的爱,他也确实嫉妒资历平这个“外人”抢走了自己本该拥有的东西。母亲说她自己没本事,问资历安是不是要他们夫妻两人去死才能宽他的心,这些狠话戳中了资历安敏感的内心,可母亲接下来却说资历安是在“做戏”,是怕自己会担上不孝的罪名,会影响他做官的前程,进而叫他滚出去,每一句话都在扎心,彻底让资历安心凉了。可见,当全家所有的关注和眼球都集中在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新孩子”身上时,必然会减少对其他孩子的关注度,这就导致了资历安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不断积聚的不满转化成对资历平的敌视,从而产生矛盾。关于资家的复杂家庭构成,阿森在这里只简单截取片段进行对照组作用。让我们再来看看贵家的情况。在常规观念中,头胎和二胎孩子相差3岁是比较理想的,因为头胎孩子的自我意识还美完全形成,不会特别排斥第二个孩子,而贵翼和贵婉整整相差了10岁,照样能做到相亲相爱。贵婉的诞生让贵闻珽回归家庭,贵翼至此有了完整的父母关系,但他并没有嫉妒于贵婉从出生就开始享受万千宠爱,反而对她尤为关爱,什么都替她做,甚至能替她死,这正是家庭氛围对贵翼在三观树立方面的帮助。林妈哺育贵翼长大后仍留在贵家做事,刚出生的贵婉由母亲亲自喂养,其余事项极有可能仍是林妈负责。在林妈照顾婴儿贵婉的期间,10岁的贵翼可以帮忙抱妹妹、帮忙换尿布、哄妹妹睡觉、以小孩子心性去逗妹妹开心……在这样的相处中,头胎和二胎的感情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同时贵翼也在这个经历下学会了如何照顾小孩,对于后来养育妞妞起到了一定帮助,比如给妞妞梳小辫子,买小衣服,讲故事哄睡等等,都可以照猫画虎。对于贵家而言,二胎不会让家人及林妈把对贵翼的爱分出去50%给贵婉,而是给贵翼100%的爱,再给贵婉100%的爱,在这个基础上,他爱妹妹,妹妹也爱他,在双方各有100%的爱以外,因为彼此的存在而拥有了加倍的爱。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兄妹两人成年过后的场景可以提出来聊一聊。在贵翼、贵婉、林景轩一同置身于苏州老家时,贵翼批注完文件,琐事留给林景轩收尾,他到院子里看见贵婉和父亲在嬉闹,随即加入了这场“斑衣戏彩”的活动中,与贵婉嘻嘻哈哈地追来追去。在原著中,贵翼作势要打贵婉,贵婉甚至喊出了:“阿爹,大哥要打人了!”这样的场面若是发生在资家,譬如资历安追着资历平打闹,一定会被父母或兄长强行插手教育,叫资历安要让着小弟。在贵家,贵闻珽和贵夫人颇为享受地看着兄妹两人欢乐嬉戏,没有插手和偏袒,所以贵家的两兄妹感情极好,也是有原因的。阿森忍不住再插一句:贵翼十几岁就送给了幼年贵婉一只纯金的怀表!成年后还给贵婉在上海愚园路买了一套房子!这样的哥哥!谁不想要啊!②贵翼的“姨娘”叶连生资历平曾经在贵闻珽面前提及过,他的亲生母亲叶连生告诉他不要记恨贵家人,倘若有朝一日生父肯来相认,要他以敬重为先,听从管教。叶连生没有因为自己的悲惨遭遇而教导孩子为母亲报仇,同样的,年仅10岁的贵翼在经历父亲和“姨娘”的纠纷过后,尽心尽力寻找流落在外的贵家血脉资历平,竭力保护他的安全,带他回归家认祖归宗,甚至替他将叶连生的尸体从枯井里捞出来,入土为安。贵翼对“姨娘”没有任何负面情绪,这同样来源于贵家人对他三观的引导和树立。试想一下,在贵翼10岁之际,父亲带了一个陌生女人回家,她的年龄比母亲更小,而且他们相处起来不同于父亲和母亲的那种相敬如宾的关系,看起来恩爱得仿佛达成了心灵的契合。父亲让贵翼喊那女人叫“姨娘”,这对10岁的贵翼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太过突然的重大变化。贵夫人是个非常传统的女人,她对此没有大吵大闹,而是静静地想办法应付,因此,满腹疑问的贵翼只能求助于胜似亲生母亲的林妈。在后来的故事里,贵婉和资历平说,她听家里老一辈的人提起过这个孩子(资历平),可见贵家人或是佣人们在平日里会聊到这些事。幸运的是,贵家人或是佣人们没有以“有小弟弟就不爱你了”,“小弟弟以后跟你争家产”之类的闲言碎语对待10岁的贵翼。林妈虽然文化水平低,也不会讲什么“仁恕之道”和历史上的英主圣君等故事,她便用最朴素的语言开导贵翼,在父母和“姨娘”表面和和气气,私下暗潮汹涌的时期,给贵翼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母性的温情。林景轩虽然不和母亲生活,但也常常走动,三观方面受到了父亲和母亲的两重教育,后来对资历平也是从“贵家/资家小少爷”的身份渐渐化作“兄弟”情谊去对待他,没有沾染任何负面观点。同样的,贵婉对资历平也是一口一个“哥哥”叫得很亲热,没有排斥或是瞧不起他的心理,这都是源于贵家及林妈的引导。在这个事件中,贵夫人对贵翼的教导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也是“受伤”的女人之一,可她没有因为自己遭到冷落就拉着贵翼进行扭曲三观的教学,譬如“你要记恨她一辈子,她是天下最恶毒的女人”等等,而是正确地引导贵翼如何看待这件事。大报、小报争相报道,贵翼的老师、同学、朋友、邻居陆续都会知道这件事,而贵闻珽却说贵翼“没那么八卦,心思不放在这上面”,可见贵翼没有拉着家里人对叶连生事件盘三问四,而是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并独自消化掉了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③林景轩的超强自我调节能力在侦缉处和贵翼等人在茶餐厅争夺资历平的那一幕,资历平曾和林景轩提出过一针见血的问题:贵军门的脾气阴晴不定,你老跟他在一起不会得抑郁吗?抛开贵翼和林景轩的“乳兄弟”情谊不说,倘若林景轩和贵翼不存在任何关系,只是普通的上下级,面对这样的一位上司,恐怕林景轩早就得了抑郁,或是提桶跑路了。林景轩没少被贵翼“吼”过,可他总是过一会儿又阳光满面,追根溯源,是因为他大学毕业后,是从最普通的士兵开始做起,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才抵达现在的生活。阿森在这简单说说在那个年代参加国民革命军的待遇。大家也许在各类影视作品中看到过投降的国军轮流上台诉苦,这就是他们所遭遇的“黑暗、不公”待遇。作为一名普通的国军士兵,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服、生病了没人管你都是常态,若是出现士兵逃走等情况,抓回来后活生生打死……林景轩志气满满地参军,面对的却是这样的场景,如果他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够强大,恐怕早就抑郁成疾了。原著小说中曾经提到过,林景轩是上过战场、打过仗的军人,出入过大大小小数场战役,他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在战场上一点点磨砺出来的。每次打完战,身边熟悉的人都会大量消失,那些分来的新面孔用不了多久又消失了。战役暂停时,放眼望去,荒凉大地上的死尸就像米粒一样多,昨天还和自己“心连心”的好兄弟,当下已经成了一具尸体。林景轩见惯了生死,看到太多朝夕相伴的战友死去,他的内心早已对死亡感到麻木,否则大概率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疾病(大多数幸存老兵都存在或重或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因此,在贵婉身亡一事上,林景轩可以说是第一个走出悲伤的。当时贵翼在酒店喝闷酒,始终无法释怀妹妹的死亡,而林景轩那几句听起来极其刺耳的“安慰”并非冷血无情,那是他对自己前半生的感悟和总结,只是说起来有些太直白了,贵翼听得都不舒服。不过越直白的话道理越明朗,可谓良药苦口利于病。林景轩虽然不是贵婉的亲哥哥,但是他和贵翼同龄,一起伴着贵婉长大,陪她一同玩耍过,甚至在贵翼出国留学的那几年时间里,身处南京的林景轩每次回家时肯定会去贵家走访,还会见到贵婉。在三兄妹齐聚一堂时,林景轩和贵婉互相配合着“戏弄”贵翼,看他们这表情丰富的,语调刻意的,真是可爱极了。在原著小说中,林景轩甚至低声提醒贵婉“用点狠手段”,还故意当着贵翼的面对贵婉说“我支持你”,而大哥贵翼全当自己听不见,很享受弟弟妹妹们的淘气行为。林景轩和贵婉这对“兄妹”小时候肯定联手耍了不少花招来“戏弄”贵翼,虽然差了10岁,玩在一起时却毫无年龄和身份地位的差距。林景轩对贵翼说过,贵婉也是他的家人,他也想要保护家人,这是林景轩的肺腑之言,所以他在送贵婉骨灰回家时蹲在门口失声痛哭。还有一处细节值得一提。在原著小说中,贵婉中弹身亡后,贵翼和林景轩同时朝着尸体冲过去,贵翼明知道贵婉已经回不来了,仍在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贵婉的尸体,而林景轩马上认清了现实,看贵翼暂时失去了理智,生怕他的精神受不住打击,不停和贵翼说“小姐没了”,甚至想上手帮忙,而贵翼一时间无法面对,呢喃着“她还是热的”,不允许任何人靠近。贵婉去世对林景轩的打击也是极大的,只不过他的心理素质强,调节能力强,能够在短时间内放下心结,不会将所有伤心事都挂在心里反复品味,甚至能够替贵闻珽以贵翼同辈人的角度劝说贵翼。④对待妞妞的不同教育方式儿童是独立人格的承载者,长辈对小辈的尊重是孩子独立人格形成的温床。贵翼总是低着身子和妞妞说话,可见贵翼的成长环境里常常有这种大人和孩子“平等沟通”的时候,包括家人和林妈对他的言传身教。在《天衣无缝》中,许多朋友们笑称贵翼、林景轩和妞妞像极了一家三口,其中贵翼像负责学习和教育的爸爸,林景轩像负责饮食起居的妈妈,甚至得了“林妈妈”的昵称,但阿森觉得从他们俩对妞妞的教育方式来看,贵翼反而更像妈妈,林景轩更像爸爸。盘根究底,这一现象主要还是由于贵翼是林妈抚养大的,而林景轩是由他父亲抚养大的,女性带大的孩子和男性带大的孩子,分别继承了不同的特质。前文提到过,林妈对贵翼的教导以“引导式”为主,遇到不能做的事情,都会讲清楚为什么,让贵翼明白其中的道理;而林景轩父亲对林景轩的教导以“命令式”为主,说了不行就是不行,让你该干嘛就去干嘛,没有道理可讲,孩子只管听令就行。接下来,阿森将详细举例说明这个区别。举例一:能否吃奶油贵翼和妞妞在酒店吃早餐时,妞妞说自己要吃蛋糕,贵翼不仅没有拒绝,还让她跳到自己怀里,一路宝贝似的捧到餐桌旁坐好。奶油蛋糕卷的碟子放在餐桌上比较远的位置,贵翼特地把碟子端到妞妞面前来,让她自己拿刀随意切着吃。回家以后的西餐时刻,餐桌上有一罐奶油,妞妞想吃,已经自己拿到面前了,林景轩一把给她拿走放回原位,留下的只有一句:“妞妞,不许动。”妞妞很聪明,她知道这个家里谁说了算,马上转头朝贵翼表达自己的愿望(毕竟贵翼在酒店里同意她吃过奶油),但贵翼这一次选择了站林景轩这一头,让妞妞要听他的话。在传统家庭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教育与受教育、主动与被动、指挥与服从的关系。在这里,林景轩没有和妞妞说为什么不能吃奶油,只是以命令式的口吻否定了她的想法,并以“有营养”为由,要求她多吃牛肉、青菜、鸡蛋羹。接下来的这番“幼儿园阿姨教孩子”式的对话很有意思,有些网友认为这段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是浪费时间,但在阿森看来,这段情节恰好更精确地体现出了贵翼和林景轩在育儿方式上的观念不同。贵翼看似是在柔声细语地教育孩子,其实是在引导妞妞从“为什么不能把林副官辞退”进而一步步理解“为什么不能吃奶油”这个核心问题,而林景轩显然没有这个耐心去慢条斯理地解释,自顾自地吃了起来。贵翼在这方面颇有耐心,想必小时候林妈这样对待他,他也这样对待贵婉,现在又以这种方式对待妞妞,等妞妞理解、妥协时,旁边的林景轩都已经吃得半饱了。举例二: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在贵翼引导妞妞过后,林景轩补充了一句“命令”,妞妞正处于对凡事都好奇的年龄,当即又问出一个“为什么”。林景轩依旧是没有详细解答,而是搞怪地一瞪眼:“你怎么这么多为什么呀?”联想到他父亲对他的教导,想必是不带任何趣味因素的,冷冰冰的第一句“没有为什么”,林景轩虽然呈现出了和父亲一样的特性,但他额外改良、综合了一下,是以一种能够逗乐妞妞的方式否定她的提问,不予回答,潜台词就是“没有为什么,你就应该这么做”。再看贵翼,他发现妞妞无法理解,便简单解释了几句,让妞妞发自内心认可这个道理,从而自愿、自觉地去遵循“吃饭不能说话”的礼仪,而不是靠大人的命令或提醒去反复纠正。举例三:及时安抚妞妞的情绪妞妞入住贵公馆的第一夜下起了雷雨,贵翼做噩梦惊醒,恰好听见妞妞在房间里蒙着被子嚎啕大哭,赶紧起身过去哄妞妞,抱着妞妞直到她睡着为止。在阿森之前发布的《贵公馆内部构造全摸清!林景轩最担心的事发生了!》这篇文章中分析过,贵公馆的二楼有四个房间,贵翼和妞妞的房间是对面关系,贵翼没有及时听见妞妞在哭,情有可原,毕竟公馆内外亲兵遍布,还有林景轩作为保驾护航的副官就住在他隔壁,贵翼可以安心一觉睡到天亮,不需要在睡梦中还紧绷着神经。但是……林景轩身为贵翼的“盾牌”,严格来说要像马一样站着睡觉,哪怕对面飞来一只苍蝇都得绷紧神经,结果妞妞哭了那么久,哭得眼泪、鼻涕都糊在一起了,林景轩居然睡得比贵翼还沉,完全没有听见妞妞在哭。不愧是男人带孩子,活着就行,哈哈哈。举例四:按时睡觉贵翼在客厅看报纸,林景轩给他倒好茶水后,要求妞妞该回房间睡觉了,妞妞找借口不睡,林景轩再一次使用“命令式”的说辞要求她和娃娃都要马上去睡觉,并且在末尾添加了一句口头语:“乖。”什么是“乖”?“乖”的潜台词是:别闹了,你得听我的话,我不想对你执行“强制措施”。在林景轩这里,“乖”也是温柔的警告,是在告诉妞妞:你得遵守大人给你划定的规则,到时间了必须睡觉。再看看贵翼是如何处理这个情况的呢?他仍是用引导式的方法,先和妞妞讲道理,把“为什么要按时睡觉”的原因讲清楚,最后再反过来问妞妞:“我说的对吗?”贵翼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引导妞妞去思考、去理解这个规则为什么要这样制定,为什么不能违反,而不是强迫她在无法理解的情况下去强行遵循这个规则。不过贵翼的话这一次没有奏效,因为妞妞无意间看到了报纸上印着资历平的照片,伸手去抓,贵翼怕她闹,赶紧让她去睡觉。林景轩依然没有多解释,只是要求她“听话”,然后直接从沙发上把妞妞抱走。“听话”是带有压力的“标签”,要求妞妞忽略自己还想玩、想看报纸的述求,忽略自己的感受,去接受并遵守规则,去满足大人对她的期待,否则她就是“不听话”的。林景轩强制抱走了妞妞,妞妞在他的怀里不断挣扎,但这种方式不会对妞妞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因为林景轩和妞妞的相处方式是笑声不断的——虽然林景轩强行禁止她继续呆在这玩耍的念头,但他不是采用严词厉色的命令,而是采用做游戏一般的方式,把她抱到怀里,温柔地让她和贵翼说晚安。妞妞蹬着两条腿撒娇,又问了一次“为什么你们都不睡觉”,林景轩没有着急上楼,而是让贵翼耐心地做出解释,直到贵翼发话让她去睡觉了,林景轩才把妞妞扛到肩膀上,凯旋似的呼喊着“睡觉喽——”往外走,逗得妞妞一边喊“我不要睡觉”,一边笑得咯咯作响。林景轩的观念里继承了一部分来自父亲的观念上的陋习,但他自知那样的童年是不快乐的,所以他也在自己的认知领域里不断调整、改善,尽可能地提供给妞妞一个愉快的童年。举例五:妞妞发烧时的处理方式妞妞生病发烧时,贵翼心急地搂着妞妞,用手去摸她的额头,这动作就像贵翼小时候生病了,林妈搂着他,捂他额头试温度一样,是言传身教的传承,满眼都是担心。反观林景轩,他是最淡定的那一个,觉得小孩子发烧很正常,也许他小时候生病发烧了,父亲也没给他特殊的待遇,也许都不知道医院大门朝哪开,让他蒙着被子睡一觉,硬生生扛过去就算“长大”了。所以他才会说出“小孩子是这样的,烧长烧长,烧一次长一次”的言论,而备受父母关爱的贵翼和资历平立刻否认了他的说法,提议马上去医院。妞妞嚷着难受,贵翼细声细语哄她,而林景轩这个父亲带大的孩子,心直口快,开口就是“打针好得快”,把妞妞吓得像泥鳅一样扭来扭去。此时此刻,林景轩又是一句习惯性的口头禅:“听话啊,乖。”手足无措的贵翼不得已采用哄骗的方式,语无伦次地一边说着“不去不去,没说要去,没去医院,没吃药,没打针,乖乖乖”,一边把她强行抱上车,前往医院看病。因为打针的缘故,妞妞哭得梨花带雨,贵翼好不容易哄好了,林景轩又脱口而出一句“药是管控的,不够咱再来”,吓得妞妞抻着身子闹腾。面对哭闹的孩子,林景轩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小时候不曾被父母安慰过,也不觉得医院有什么好害怕的,所以他不知道该怎么应付这个情况。贵翼埋怨他把妞妞又弄哭了,他也只能悻悻地站在旁边应和:“不来了,不来了。”前文说过,贵翼和林景轩是陪伴着贵婉一起成长的,他们三个人肯定有经常在一起玩耍的经历,难道林景轩没有哄过贵婉吗?阿森猜测,由于贵翼和贵婉从早到晚生活在一起,所以贵翼特别擅长哄孩子,如果三个人一起玩耍时出现了贵婉哭闹的情况,贵翼会亲自去哄妹妹,林景轩自然是躲懒去了。贵翼和林景轩接受过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因而诞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育儿观念,这是阿森发现的极其有趣的对照组,只举例一部分对比较为鲜明的部分,其余的就不一一举例啦。在原著小说里还有一个极具趣味的细节:林景轩因为带妞妞带得焦头烂额,便强调自己以后绝对不要小孩。虽然他嘴上是这么说,其实他还是很享受这种类似“父女”之间的时光。举例一:住酒店的时候,服务生给他们提供的是很普通的水果,而妞妞当天晚上住下后,林景轩第二天早上端着一盆切得很漂亮的果盘进来,兴许还是他自己动手切的。在贵翼说橘子很酸以后,林景轩马上劝妞妞吃甜的哈密瓜,并亲自喂她吃。在后来贵公馆的生活中,只要是提供给妞妞吃的果盘,向来都是充满童趣和艺术性的,可见林景轩对妞妞的爱意至深。举例二:妞妞最爱吃的食物是虾,入住贵公馆以后,每一顿饭只要有妞妞在,林景轩一定会给她煮虾吃,哪怕是公馆遇袭以后,亲兵们忙着装修,林景轩气得半死也给妞妞煮了虾。反观贵翼,他喜欢吃松鼠鳜鱼,家里可是一次都没做过!贵家大少爷和“小少奶奶”的待遇真是天差地别呀!举例三:给妞妞热包子,看着她吃文四益送的包子提回家后,林景轩单独给妞妞炒了两个菜,还替她把包子蒸热了再吃。妞妞说烫,林景轩知道妞妞的手嫩,他亲自拿起来边吹边转,细心地找了一个摸起来不烫的位置再递给妞妞,让她捧着那个位置吃。妞妞大口吃着包子,林景轩一脸满足地看着她,也许他正在脑海里想着自己小时候独处家中,面对清锅冷灶时的孤苦感,便借这机会多陪伴在妞妞身边。关于林景轩对妞妞的“父爱”表现,还有买玩具、捡弹壳等等,阿森在这就不一一举例啦。在阿森看来,林景轩格外宠爱妞妞,除了对烈士遗孤产生的怜悯外,也有出于“补偿机制”的心理作用,即:他在原生家庭中缺失母爱,便会在成年后对弱者产生补偿心理,对应的是在弥补童年时期的自己。⑤对待女人的态度林景轩自带几分“女人是祸水”的传统思想,面对女人不止一次地发过火、动过手,而这一个观点形成的原因,除了来自父亲的潜移默化外,还有林景轩喜欢泡在书场里的喜好(原著小说提及这一点喜好)。在当时,书场的故事分为三大类:长枪袍带书(帝王将相、历史战争类)、侠义公案书(剑侠武士交战、清官断案类)、鬼狐神怪书(荒诞离奇的妖魔鬼怪类)。史传文学中常常有“女色亡国论”的滥调,或是鄙视女人的畸形观点,林景轩就读的大学属于工科类学校,本身就没几个女生,又在书场里长年累月地接收这类言论,使他对女性的负面思想在无意识之间不断被强化。因此,在方一凡到贵公馆的那天晚上,林景轩鼓起勇气把贵翼拉到厨房里谈话,屡屡阻止他和方一凡沟通,不只是因为她的身份可疑,更是因为林景轩自认为贵翼当时“被老同学蒙蔽了心智”,担心贵翼会像书场里被女人陷害的故事一样,落得凄凄惨惨的结局,所以他才会对方一凡抱有较大的敌意。说个有趣的细节,林景轩面对文四益身边的保镖阿黎时,总是带着质疑的眼神,尤其是贵翼和资历平在里屋和文四益交谈时,林景轩和阿黎在门口守着,林景轩若无其事地往外走了小半圈,忽然转过身来盯着阿黎看,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心事重重地重新站到门边。要说林景轩最不尊重女人的时候,除了殴打女特务钟雪萍以外,便是当场骂哭董小姐的那一次。因为妞妞在公园走丢了,林景轩第一时间怀疑董小姐是最大嫌疑人,黑着脸对她发了好大一通火,直到贵翼出面制止才停下。在这一场情景中,兄弟两人的反应再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贵翼和林景轩都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贵翼一下车就呵斥两名愣在原地的亲兵挨家挨户去找,随后保持着绝对的理智和对女性的尊重,等董小姐说完大概的事情经过。董小姐处于自责和害怕中,她吞吞吐吐地说了妞妞丢失时的大概情况,林景轩瞬间脾气上头,没有优先商量对策,考虑从哪里找起,而是先用发火的方式让自己占上风,将妞妞走丢的责任全部推到董小姐身上,不断责备她工作失职,甚至怀疑她的立场和身份,质疑妞妞是被她拐走的。在此之前,林景轩对董小姐十分恭敬,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董小姐的身份是妞妞的“家庭教师”。在这里,阿森先将“如意婶”和董小姐作为对照组,便可以清晰看出林景轩“看人下菜碟”的待人接物方式。林景轩初次约见“如意婶”时,她当时的身份还没有暴露,对外是一名大家族的佣人,地位十分低下。林景轩出于礼貌的缘故,先好声好气和她说话,当她的言行举止触及到林景轩的底线时,林景轩瞬间黑脸、呵斥,没给她好脸色看,但他就像变色龙一样,恐吓对方的目的一达成,脸上马上又由阴转晴。贵翼有着极好的家教,从来不会以发火、动手的方式对待女人,他第一次见到“如意婶”时,非常礼貌地叫着“婶婶”,尽管“如意婶”咋咋呼呼地不情愿被问话,贵翼仍是彬彬有礼、轻声细语地与她交谈。而在第一次见到资历平时,他被资历平戏称为“老贾”,也只是无奈调侃一句:“我年龄有那么大吗?”再看看董小姐在贵公馆时的待遇。董小姐是林景轩费了大力气登报请来的,除了嫌她开的工资太高以外,他对董小姐教导妞妞的方面感到很满意。董小姐在贵家的地位很高,可谓“呼风唤雨的人物”,所以林景轩也乐意帮她跑腿拿刊物,接送她参加活动等,直到妞妞走丢事件发生,他和董小姐陷入了一种较为尴尬的处境。前文提到过,林景轩不会对这些负面情绪耿耿于怀,所以他很快就恢复了和董小姐的和平友好关系,还替董小姐找过袜子呢!直到江绍成和董小姐确定恋爱关系,林景轩不得已要管她叫一声“嫂子”,这份关系又进一步得到了升华。贵翼起初对董小姐没有太多感触,甚至带着一丝丝反感,因为董小姐一进家门就像女主人似的提出一连串的要求,态度上有些高傲,后来又用新奇的教育方式对妞妞“寓教于乐”,还委托自己的副官林景轩去帮她跑腿。贵翼和她没有太多的交集和冲突,直到后面发生诸多事情,并经历深夜交谈后才渐渐觉得董小姐是个人才,后来还因为担心她结婚会影响辅导妞妞,甚至想过主动涨工资。回归主题,林景轩在这一刻之所以会对董小姐发那么大一通火,主要是因为他觉得家里有花园,为什么要出来看花展?他怀疑董小姐是和“人贩霸”勾结后拐走妞妞卖钱后再贼喊捉贼,所以她是最大嫌疑人。遇到这种特定情境,林景轩的本性瞬间浮了出来,对董小姐出于地位高而产生的尊重荡然无存。双方僵持不下时,贵翼拍了拍林景轩的肩膀以示安慰和理解,也是在暗示他保持安静,再由贵翼对董小姐进行一番安慰,让她仔细回忆事情的经过,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妞妞顺利找回来了,林景轩没有对自己语出伤人的言论去给董小姐道歉,反而是贵翼替他和董小姐低头认错,并主动承担了一半的责任,恳请董小姐留下来继续教妞妞。贵翼在外前呼后拥,但是他回家后从不摆领导架子,对于意外情况的发生只会就事论事,从没说过不尊重女性的话,对女人也更有包容心。(4)仕途选择文章的最后,阿森来分享一下根据蛛丝马迹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对林景轩、贵翼、江绍成三人的军旅生涯前史猜测,即“人物小传”。阿森之所以敢于做出这样的推算,并不是随心所欲地瞎猜乱想,而是根据真实历史和原著小说、剧本小说即电视剧里的各类细节进行缕析条分。推演《天衣无缝》人物前史小传是需要大量考据和证实的工作,在虚实间务必做到一环扣一环,形同“蝴蝶效应”,人物在任何一环做出了不符合当下历史的选择,那么他后面的人生将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从而导致后面的每一条轨迹都对不上号。书归正传,闲话休题,接下来阿森将带大家走进林景轩、贵翼、江绍成的前半生。按照林景轩的入伍时间和电视剧中提到的军衔(曾经在德械师受训时期的“上尉”和后来跟随贵翼的“少校”)来推断,阿森认为林景轩有极大的概率是读过“黄埔军校”的!虽然国民党军有“铨叙军衔”和“职位军衔”两大类别,但林景轩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新兵开始,如果没有任何资历和背景,也不依附贵家的帮助,他是很难在几年之内从“兵”升级为“官”的,尤其是他提到自己受过德械师训练,注定他必须是“黄埔学子”中的一员。(注:“铨叙军衔”即根据战功、职务、学历、资历等正式授予的军衔,“职位军衔”是根据作战需要、或是职位需要而授予的职位军衔。)根据阿森结合真实历史的推断林景轩参军入伍的时间是1927年,位于北伐战争的时期内,而后国内又发生了数场战役,他能安然无恙活到现在,注定他不是冲到最前线进行厮杀的小兵或“炮灰”。林景轩可是大学生,在那个人人皆文盲,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能在部队里当班长的时代,以他的学识,肯定是会被分配去技术型兵种。他的大学专业是“电机工程系”,这个专业和无线电息息相关,因此,阿森推断林景轩极有可能在1927年下半年入伍后,先经过几个月的新兵统一训练(类似于现代的“新兵连”),再被分配去中央军交通兵团通信队,进入简陋的电信学校进行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因为通讯技术设备落后而导致很多军事上的失利,进而意识到筹建一所交通技术学校已成当务之急。正是在这个契机下,1928年1月,南京军事委员会交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军交技校”)开始招生,考试科目为中文、英文、数学、物理等,除了各大高校的肄业学生外,不乏有通信兵前去参加考试,林景轩极有可能被录进去深造专业技能。“军交技校”听起来平平无奇,其实专业含金量一点都不低!教学采用最先进的美式发报机,由美国电报专家传授最先进的报务技术。好景不长,1928年夏末,蒋介石下令撤销该校,大部分学生并入黄埔的“南京本校”(当时的正式名称叫“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继续学习,属“黄埔六期”,而林景轩因为能力突出而被通信队召回,升少尉军衔后跟着兵团当电台报务员。读到这里,朋友们可能会对此提出疑问:为什么林景轩不能一起被并入“黄埔六期”呢?在真实历史上,共党设置在黄埔“南京本校”的“特别总支部”成立于1928年秋,到1929年夏组织就被破坏了(正好是“军交技校”被合并进“黄埔六期”的时间),在仅存的十个月时间内,“特别总支部”吸纳、发展了大量的黄埔学生秘密入党,在“特别总支部”被破坏后,恰好赶上“黄埔六期”大部分学生提前毕业奔赴前线,有非常多预备党员和进步学生没来得及办理手续。如果林景轩是“黄埔六期”,他大概率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加入共党,考虑到他后来加入了CC,所以林景轩很大概率不是“黄埔六期”的学生。根据阿森的推断,林景轩这样的人才被召回去做电台报务员是十分屈才的,加上他的情商高,会说话,极有可能在这个阶段得到了长官的赏识,被推荐、保送至“南京本校”,成为黄埔第七期交通兵科(正式名称为“交通兵大队”)的正式生。“黄埔七期”于1929年12月经考试合格后毕业,称为南京第七期一总队,林景轩因为本身有“军交技校”的底子,成绩突出,特授中尉军衔,分配至黄埔教导队,负责新学员的训练工作。注1:黄埔教导队是有权利自己授衔的,毕业生一般是少尉军衔,职务为班长或排长,少数表现优越的可授中尉或上尉军衔,职务最高为连长。注2:黄埔军校于1928年迁到南京后,为便于学生进行实兵演习和指挥,组建了一个规模较小的教导队(位于南京东郊),由步兵一团及骑、炮、工、通各一连编成。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政府驱逐苏联军事顾问,转而向德国寻求军事援助,于1930年春与德国达成合作协议,委派德国军事顾问团将黄埔“南京本校”的教导队全体成员重新编组进行试点培训,参考德式军队的模式,培训出一支“样板师部队”,接受德式(仿制德式)装备,接受德国顾问及教官的系统训练与指导,日后不承担任何作战任务,主要任务即是下放到基层去培训更多中、下层军官,让这些军官回到自己的部队后继续照猫画虎地培训他们的士兵。“样板师部队”在德国教官的培训下有模有样地进行着(林景轩会煎牛排的西餐厨艺也许就是闲暇之余跟着德国教官学的),可惜这样的时光没有持续太久。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由于中央军兵力捉襟见肘,教导队培训到一半就被蒋介石要求全体拉出去参战,逐渐扩编成师级野战单位,几乎是拿黄埔学子当人肉盾牌往上顶,一点都不爱惜。读到这里的朋友们可能又有新的疑问了:林景轩不是技术型兵种吗?无线电通信兵通常都在指挥员身旁,是相对安全的位置,为什么他也上过战场、打过仗呢?其实,通信兵也要上前线,譬如:负责抢运重要通信器材等任务,在运输途中可能会遇到激战,所以林景轩也是带过连队,负责过军事部署,亲自和敌军打过仗的军人,军事能力并不逊色。贵翼笑他当副官屈才,于林景轩而言,确实如此。上前线的军官们只要表现突出就会立下军功无数,从而不断晋升军衔和职位,在加入CC前,他的军衔是上尉,职务是连长。在电视剧中,林景轩提到他是“国民政府第一期德械师,第一营上尉”就此有了合理的解释,试点培训也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勉强能被称为是“第一期”,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期”。南京国民政府在1932年正式颁布《陆军师暂行编制表》,从这时候才开始着手按照德军装备和编组、训练方式改组国民革命军,直到1936年初才调整完位于国防要点位置且各方面素质优良的10个师,和《天衣无缝》的故事存在时间上的冲突,所以阿森认为林景轩说的“第一期”即黄埔教导队时期的试点培训。关于林景轩加入CC的缘故,阿森认为他是被坑蒙拐骗去的。譬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中统和军统对外开办各类培训学校,以免费上学大肆宣传,让人看起来是白嫖了受教育的机会,实则把人骗到学校以后才坦诚布公说我们是培训特务的机构,你想跑也跑不掉了。林景轩因为身份特殊(和贵翼是“乳兄弟”关系),CC便通过某种军政部门的关系将林景轩骗到CC受训。在阿森的推断下,林景轩于1930年下半年加入CC,至1931年春毕业,期间军衔保留,属秘密服役,毕业后特授少校军衔,并调往南京交通部电政司任职(在这个时间点上,贵翼极有可能已经是交通部总长的候选人了,只是还没到岗,所以CC率先把林景轩埋到交通部里静候)。几个月后,贵翼由航空署委员被正式提拔为交通部总长,兄弟两人在此重逢,林景轩开始肩负起替CC监视贵翼的职责。关于后面“冰河逃役”和“谍影非凡”等故事,阿森在这里进行简单叙述:CC看上了林景轩和贵翼的特殊关系,把他骗到CC受训,而后安插他到贵翼身边进行监视工作。林景轩不愿意做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也不想伤害贵翼,就此逃了兵役,后被贵翼堵上仕途营救回来,惨遭军法惩戒,挨了鞭子后死心塌地跟随在贵翼身边做事,自始至终不离不弃,隔着一层纱共事到1947年,因为“假方一凡”的出现而被戳穿身份,最后选择弃暗投明,与贵翼携手致敌,为上海解放做出重大贡献。虽然林景轩拒绝贵家帮自己铺路而不幸走了一段“弯路”,幸好最后仍是和贵翼一起携手踏上了正途。这一次的选择是林景轩经过多年考证、思考、对比,历经灰心丧气后发现的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不是一味地跟随贵翼左右横跳,或是听从贵家人的安排。因此,他会更加坚定地沿着红色的道路走下去。提到贵翼的仕途,必须带上江绍成一同叙述,他们是早年筑起的铜墙铁壁,是黑暗岁月里相互扶持的两把利刃。前文提到过,贵翼有可能是浙江省的省长陈仪推荐去美国西点军校的,待贵翼回国后,他仍可以利用自己和蒋介石的挚友关系,将贵翼推荐过去。贵翼的才华是挡不住的,几次约谈下,蒋介石决定重用贵翼,授予上校军衔后任命他为陆军部下设航空署的委员(署长是蒋介石),而贵翼就是在这个时候见到了往后与他一同奋斗的战友——江绍成。根据原著小说中【贵翼奉命“沉睡”,已然三年,如果不是“烟缸”案迫使自己浮出水面,他是不能参与组织的任何行动的。】可推算,贵翼是从1933年才开始奉命“沉睡”,回国的前3年多多少少接触过组织上的事,有着暴露身份的危险性,他作为一把日后足以插入敌人心脏的“利剑”,必须小心安排,所以江绍成会被安排成他的传令兵,在贵翼与组织的中间负责联络工作,增加贵翼的安全性。说到这里,阿森先带大家看看江绍成的从军履历。江绍成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阿森在这里暂不考据“参谋长”是属于警备司令部还是军械司或其他单位,只讨论他从空军飞行员到陆军参谋长的人事变动是如何在较为合理的情况下发生的。从谈吐和学识上来看,江绍成也是出身大家族的孩子,甚至有可能同为苏州人,没准儿也和贵家是通家之好,他和贵闻珽也十分熟络。关于他的家境、背景等,暂无任何可供考据的细节,阿森借鉴了对位真实历史上同一个时期的人物,为江绍成量身打造了一份最符合、最接近的履历。江绍成比贵翼大2-5岁以内,也许崇拜过“华人飞行之父”冯如,从小埋下了造飞机、开飞机的志向,后受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影响,远赴法国求学。注:由于“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进步精神与法国思潮高度契合,所以法国成为“五四运动”后,近代知识分子赴外留学的首选地。当时申请进入法国军事院校学习,须得有北洋政府驻法公使馆的介绍信,许多具有法语能力的学生递交了申请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应,包括江绍成。若想见识当时比较先进的航空技术,去巴黎的“法尔芒飞机制造工厂”兼职是一份很好的机会,甚至能通过考试进入该厂附设的一所飞行学校。至此,江绍成考入该学校的航空机械科,开启漫漫法国求学路。1922年6月,“旅欧少年共产党”正式成立(后于1923年2月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其主要任务是组织青年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并在此期间成立了《少年》《赤光》等刊物,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身处法国的江绍成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层面的鼓舞,毅然加入该组织,结识一众具有共同理想的同龄朋友。从1921-1923年,陆续有留法学生因为参加宣传活动被捕,由法国武装军警押送回国,江绍成也在此列,于1923年夏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国。1923年7月19日,孙中山先生任命李济深为西江善后督办,李济深当即在广东肇庆创办西江陆海军讲武堂,以军事、学术、政治为主修,培养严于律己、奉公守法、勤俭朴素的军事干部,不仅教授军事知识,而且还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回国的江绍成听说广东有这么一所学校,出于对孙中山的敬畏和对“打倒列强,除军阀”理想的追求,江绍成为保险起见,隐瞒自己的真实信仰,远赴广东参加考试并顺利考入西江陆海军讲武堂。1924年,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成立,西江陆海军讲武堂的堂长为诸多学生提供担保和推荐信,鼓励他们到黄埔去!一大批有志报国的青年才俊汇聚黄埔,江绍成既有学识又有人脉,过五关、斩六将地顺利考入,成为“黄埔一期生”。1924年6月16 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由于江绍成是从西江陆海军讲武堂报考进来的,经人介绍后,出于明哲保身的考虑,他以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步伐为由,正式加入国民党。1924年9月,孙中山以黄埔精神创办中国第一所航校——广东军事飞机学校(又名“广东航空学校”),并前往黄埔军校进行招生,由长官推荐为主,经过各方面考察合格后即可被送至航校进行第二轮海选。在航校第一期学生中,不乏有几名公开身份是共党的学生,他们兼职成为学校的党代表,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开“马列主义读书会”进行学习。在此期间,组织考虑到江绍成的真实身份(共青团员)尚未暴露,便将他的组织关系由“团员”转换为“秘密党员”,做一颗被赋予潜伏希望的钉子。1925年1月,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开始,广东航校飞机队利用仅有的10名学员和两架老式教练飞机协同炮兵轰击,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积极进行侦察和轰炸。1925年8月,在广东航校第一期飞行学员毕业时,广东国民政府决定从他们当中选调6人赴苏联学习深造,接受高级飞行训练,先后在苏联第2航校飞行科、高级战斗机轰炸学校驱逐科、飞行侦察学校学习飞行技术。1927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蒋介石下令召回在苏联学习航空技术的国民党学员撤回国内,一部分共产党学员和进步青年继续留苏学习。江绍成的明面身份是国民党员,就此被召唤回国,用仅剩的两架教练机奔赴前方参加北伐战争,立下赫赫战功,甚至缴获过一挺枪作为战利品。1929年初,北伐战争结束后,身有战功的江绍成进入航空署,转型成为空军参谋。读者朋友们可能会对此有所疑虑,江绍成算是最早一批的王牌飞行员,为什么会被调到航空署当参谋呢?因为江绍成早年在西江陆海军讲武堂和黄埔军校学习过陆军方面的知识,还在国内外读过航校,善于空军与陆军配合作战,不存在技术或学识上的障碍,让他们这种“懂战斗、会战斗”的人才负责指挥岗位,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新的岗位上,江绍成要熟练掌握战术标图、作战计算、拟制文书等基本参谋业务技能,还要精通战术配合、战法运用等,还要能站在指挥员的角度统筹谋划、制订方案,处理机关下达的各种通知,巩固参谋业务和飞行训练……在这个时期的江绍成还得兼当贵翼的传令兵,可谓是忙得脚不沾地,但这种高强度的生活为他后面转型为陆军方面的参谋长打下了基础,能准确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去安排工作。1931年,航空署搬至杭州,贵翼调任南京交通部总长,具有出色领导能力和军事智慧的江绍成被贵翼点名带走,进入交通部路政司,负责航政方面的工作,譬如筹划航业、航空设备及建设,管理航业、航空之经营,监督公有及民营航业、航空等有关航务事项。1932年,贵翼升任两江总督,林景轩及江绍成随行。由于北伐战争才过去没几年,这个时期的参谋面临着资历浅、经验缺、技能弱等短板,虽精通本专业,但知识面偏窄,对非本专业的兵种力量如何使用还没吃透。战争是立体的,海陆空需要互相配合作战,由于这个时期的海军尚未壮大,所以当下迫切需要对陆、空两方面皆懂的“通才”。知识点都是互通的,一名优秀的参谋必须是精通各专业的“多面手”,不仅要掌握参谋技能,还必须具备筹划多兵种协同行动的能力。因此,既懂陆军又懂空军的江绍成就此向陆军方面大幅度转型,一步步走到了陆军“参谋长”的位置。读到此处,问题又来了,贵翼在两江总督的位置上坐了多年,手握军事大权,他又是怎么和兵工署牵上关系的呢?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随着外患加剧,蒋介石开始考虑加强兵器工业建设,进行工业备战。1936年初,兵工署下设的军械司马上要和德国用“以货易货”的方式进行交易,用中国的钨矿砂、大豆等价值4亿法币的原料换取德国的一批军火和其他物资。按照国际军火市场惯例,收取工厂的“佣金”(回扣)是天经地义的事,至于暗箱操作更是数不胜数,所以蒋介石对原来的兵工署工作不满意。推荐贵翼去西点军校的浙江省省长陈仪再次向蒋介石隆重推荐贵翼,说他在两江总督的位置上尽心尽力,重点是他清廉,不贪财,还懂军事理论和枪械制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约谈中,贵翼从欧洲局势、军事战略战术、武器性能、兵工生产等问题与蒋介石一一细谈,蒋介石闻听大喜,任命贵翼赴上海公干。贵翼参与国民党政府购买德国军械事宜既认真又清廉,为了防止弊端,凡是大规模的订货,贵翼都亲自参与。贵翼的门生老友犬牙交错,关系网极密,手腕众多,新官上任就下令任何人不许在本职工作中牟利,查有实据定将严惩不贷(譬如祭军旗的吴成风),同时网罗各类兵工人才,积极负责兵工厂内迁等事宜,可谓是呕心沥血,无论大小事都事必躬亲。两袖清风、不贪钱权的作风在普遍腐败的国民党官员中极其罕见,这正是贵翼非黄埔、保定出身,还能被蒋介石格外赏识,年纪轻轻就当上兵工署副署长及军械司副司长的原因。聊到这里,本篇文章就暂告一段落啦,关于《天衣无缝》的更多细节、故事、解析,请期待下一次的更新。我是慕森,曾经是个对历史毫无兴趣的“历史小白”,出于对《天衣无缝》的喜爱,一步步成为了探索近代革命史的爱好者,希望能以此文结交更多喜欢《天衣无缝》的朋友。这部长篇大论原先只是杂乱的草稿,是为我写的同人小说《忠诚卫士》所准备的人物小传,在逐步剖析各个角色的行为逻辑时,我发现每个人物之所以如此立体、生动、有血有肉,正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纯粹的好或者纯粹的坏。《天衣无缝》在真实历史的宏观构架上采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写作理念,让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深挖让人欲罢不能!而人性的复杂就像一份千层甜品,只有每一层都铺满奶油和水果馅,吃起来才会回味无穷!最后的最后,悄悄给自己做个宣传(*╹▽╹*)我所著作的正剧向同人小说《忠诚卫士》正在lofter(老福特)上火热连载!附链接:https://luoluo1025.lofter.com/post/4d0a5dfd_2b48a0d88《忠诚卫士》依据电视剧、书籍为骨架,以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老兵回忆、谍战风云为血肉,经艺术加工改编注入灵魂,力求贴合剧里的人物性格塑造,尽量贴近真实历史的时间节点,以两人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逐步续写属于他们的成长,伴随贵翼、江绍成、林景轩三人之间的不断质疑和试探,为大家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未来,还会有更多关于贵翼、林景轩、江绍成、贵婉、资家三兄弟等角色的前传成长故事会详细地以同人小说的形式写下来,感谢你的耐心、陪伴与支持!
  • 来自网友【神奇动物在哪里】的评论 有小资出现的戏份都分外好看,精彩。看小资破局,看小资演戏,看小资嘚瑟,看小资挨打,看小资哭得像个宝宝。 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小资的部分好看,小资在不同人面前是不一样。在贵家大哥面前,前期是演戏,深入确认后用性命相托,以身入彀,“我在台前你在幕后”“你掩护我,保护我”小资自愿入彀的样子好坚定,坚定得让人心疼。(有那么一瞬间,宁愿他还是原来纨绔的样子。)在资家大哥面前,小资有演戏的部分,但更多的是真情流露,他希望大哥可以悔改,虽然知道大哥是害妹妹的人,在小资心里还是那个爱他盼他成才的哥哥,小资的挣扎痛苦崩溃都来自资家大哥。小资有个很不同的人物设定就是表面的花花放荡,底子里的对女性的尊重。他对爱慕的露西的追求专注热烈长情,对赌输钱的茜茜没有传统花花公子的动手动脚趁人之危而是直接确认不再赌后把钱递给她(连手都没碰,这点设定很戳人)。 自决定为妹妹复仇,小资一直就处于高压和警觉中,周旋在三位哥哥中,不能信任任何人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任何一个的放松失误将前功尽弃万劫不复。当看到小资在车后箱安安稳稳的睡着时,对小资的心疼到了极点。在另外一个局里有个解读说小资虽然知道贵翼是假死,但精神高度紧张的小资看到倒下的满身血污的s体时还是彻底崩溃了,甚至出现了幻觉。内心的愧疚感压垮了他,他分不清倒下地上的贵翼还资历群,但无论是哪个都不是他能接受的。他喃喃自语无颜苟活绝望地举起枪对准自己,万念俱灰,心如枯槁。如果资历群没有及时抢下枪,小资真的就这么结束自己。小资毫无生气脱力地倒下的瞬间彻底吓坏了资历群,他从没想过失去小资是件那么可怕的事情,恐惧到让他宁可放弃一切也只想让小资活着。 好好讨论一下小秦的演技和台词,有场很惊艳的戏是审讯室里小资和资历群的对手戏。小秦和陆毅的这场对手戏很好看,一度甚至让我想到了<北平无战事>里祖峰和陈宝国在刑讯室的那场对手戏。同样一个是坐在刑椅的受审者,一个是高高在上的主审者。破防的主审者和引导审讯节奏的被审者,一时分不清谁才是被审讯的人?被审讯的小资稳稳地掌握着节奏,诱导以为掌握主动的资历群把妹妹被害的真相吐露出来,甚至还顺着把他叛变的过程主动一一说出。这场戏里的前半段小资没太多台词,大部分是资历群的独白。小秦扮演的小资仅用眼神和为数不多的微表情就把小资内心的震惊,愤怒,接受,快速思索对策的复杂心理过程表达出来。后半段的戏里的小资全力反击,大开大合,语锋犀利,针针见血,戳破资历群的虚伪和所谓的逻辑自洽。后半段小资和前半段相反有大段大段的台词需要宣泄,小秦同学的台词功力在后半段的戏里爆发得淋漓尽致,重点词语的表达,情绪和节奏的控制流畅自然,很贴合当下小资的心情的起伏和愤怒。最后一场哪吒拆骨还父剃肉还母,小资吞药割腕的戏看得人眼泪涟涟。小资自戕的决绝和绝望有演的部分也有真的部分,已经把全部真相说出来的资大哥如果选择自保,小资只能死了;如果大哥对小资尚有一丝怜惜那小资还有活的可能。小资快速思索后决定赌大哥会救他,因此小资选择欣然赴死。这么复杂的心里历程没有旁白没有自白,小秦只通过小资毫不犹豫地吞药割腕,坚决赴死的坦然表达给资大哥,表达给观众。看到倒在椅子上流着血,在药物作用下疼晕过去的小资,铁石心肠的资大哥的心痛了,看得爱小资的观众的心更痛。(这一幕甚至让我对贵翼有些恨意,可怜的小资背负了太多痛苦,不论是心理上的还是身体上的)。 为什么小秦演的小资和其他人演的纨绔少爷有很大的不一样,是因为小秦演的小资少爷内心强大,充满正气,可以称得上是烈烈丈夫,坦荡正义。 小秦是个成熟稳重的演员,文戏很细腻,打戏干净利落,共情能力很强,即使不看台词也可以清晰地传递和表达出角色的心理活动(甚至是多层)。再加上小秦的成熟的嗓音及强大的台词驾驭能力,演员小秦未来可期。
我们仅提供浏览服务,本站不上传不存储,侵权请联系删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