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友【闵行余文乐】的评论上周回了趟学校,在湖边淋着密集的春雨拍了不少照片,碰巧当时是午饭时间,就碰不到路人甲乙来对我们指指点点。也就是在这块湖边,我读了很多遍《月亮与六便士》,背过雅思模板作文演练过口语对话,做了很多梦关于未来理想和不切实际。那时从图书馆刚借来的崭新的暗红色封面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躺在我的手里,第一天因为环境太吵只读了一点,第二天同样的理由又只读了一点,然后突然某一天像学会了飞翔的卓耿开始扑腾翅膀不知疲倦地飞翔一般,我也陷入了欲罢不能的阅读之中,后来我才发现,每一本我读的马尔克斯的书都是按这个轨迹循环发展的。五十三年十一个月零七天,爱情可以是跨越时间和容颜的等待。年轻时没有把握的感情,纵使打过许多的炮都不会忘记。为了抓住彼此在一起的机会,倔强,流浪,放荡,出人头地,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当终于可以拥抱你时,其他年轻的肉体早已想不起踪迹,“我初初见你,人群中独自美丽”。菲利普.迪克创作的大部分小说,都被加上了“赛博朋克”的标签,以《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AKA《银翼杀手》)为甚。大部分出名的小说都已经被改编成了电影,而其中被拍成电视剧的《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则以一种另类的角度创造了一个伤感,混乱,又似乎蕴含希望的战后世界。改编后的电视剧似乎非常不忠于原著,而这种偏离的手法却让它拍到了三季,并且评分一路高涨,在HBO,NETFLIX之后,AMAZON出品的电视剧也可以被冠上精品的标签,据说它准备斥资10亿美金拍《三体》的电视剧版本。看过第一季之后,我觉得改编是成功的,电视剧面向的受众更为广泛,因而也就更加挑剔。改编后的人物各个都变得饱满,有血有肉,有自带的不同的感情体系,观众也能更好地引起共鸣。否则单看女主角和纳粹间谍滚床单再加上一系列头昏脑热的决定,一定会让人气的跺脚。到了电视剧里面,女主角朱莉安娜精神上可能在某些时候起了波动,但是她始终控制住了底线,即便男朋友犹太人弗兰克没看到观众看到的情形,对她也起过疑心,但是每当朱莉安娜说一句“弗兰克,你能相信我吗?”,他就顺从了。这像极了生活中的许多情侣,在感情中,男的一方往往是顺从且卑微的。朱莉安娜的继父给日本人秘密干了十五年活,为的是养家糊口以及树立自己的人脉,以便给家人最大程度的庇护。然而即便他坐上了小头目的位置,女儿楚蒂因为从事反动活动还是被宪兵队当街击毙。当他和妻子从朱莉安娜再也瞒不住的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时,瞬间崩溃了,没人愿意委曲求全地给敌人干活却保不全一家人的幸福。他能做的就是紧紧拥抱自己的妻子。日本贸易大臣田上和原著一样,是一个凡事先靠易经占卜的老派人物,我们不知道他之前是不是像其他日本官员一样做过很多邪恶的事,单单从剧中表现的形象来说,他是比较正面的,他可能是临近退休,也可能在战争的泥潭里陷的太久以至于对日本当前的胜利始终抱着侥幸心理,内心里更多的是对人的关注,以及对于家乡的思念。他每天热衷于种花,用蓍草算几卦,哀愁地想一想离世的妻子和故乡的亲人。在纽约的德意志帝国副总指挥史密斯赴一场狩猎之约前,和妻子说“如果我没回来,千万别让总指挥靠近孩子们”,他的大儿子刚刚查出来得了先天性疾病,目前无法治愈。他沉默地离开了家,没有拥抱和亲吻,但他是爱妻子和孩子的。镜头切到柏林,被各方都当做间谍的鲁道夫上校被总指挥以孩子相威胁,即将踏上刺杀希特勒的不归路。他穿戴整齐和久未见面的妻子儿子见了面,儿子已经不理睬他,妻子已经麻木他的无数次离开。他抱了抱儿子,和他说了点他这个年纪听不懂的话,妻子意识到事情并不寻常,眼睛闪亮却一句话也没说,鲁道夫也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然后离开。他也是深深爱着这两个人,爱到不惜为他们去死。这些沉默的镜头语言,我想光读小说是读不出来的,电视剧将人物的神情和心情都无限放大了。我们无意去评价谁是好人,谁是恶棍。在现实生活里,善和恶本来就是主观的,片面的概念。在生死关头时,人最本质也最脆弱的一面是掩饰不了的。在这个虚构的德国日本是二战战胜国的大背景下,人们的利己,阴郁,沉默也都变的有迹可循。亲情和爱情在很多时候成了最后的稻草,社会大格局无法通过个人改变,你还有一点点机会博一博自己的幸福。一帆风顺的爱情固然可喜,那些经历过挫败,痛苦,疾病和苦难而依然信念不减的爱情似乎更让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