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电影网
首页电影电视剧动漫

匹诺曹-第15集

收藏下载分享

类型:爱情 / 韩国剧 / 剧情地区:内详年份:2014

导演:赵秀沅 / 申承佑

演员:金永勋 / 金光奎 / 陈庆 / 李必模 / 闵成旭 / 金英光 / 姜信日 / 赵德贤 / 李钟硕 / 边希峰 / 李侑菲 / 朴信惠 / 秋秀贤

云播资源如遇卡顿,请切换播放资源

线路1

情节速览

崔达布(李钟硕饰)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日,他都奔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了供侄女崔仁荷(朴信惠饰)念书而拼命赚钱。虽然崔仁荷是崔达布的“侄女”,但两人却并没有血缘关系,甚至连年龄也相差无几。原来,崔达布

用户评价

  • 来自网友【Mr.未知】的评论一部很多年前的韩剧了,当时还是一位故友推荐的,直到最近突然想起,终于看完了。单就剧情来说,前面还行,后面就有点不符合逻辑了(记者变身福尔摩斯探案、地主家的傻儿子大义灭亲)。整部剧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很简单,之前看过一部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两者有点像。唯一有趣的一点是,这部剧设定了一个大背景,就是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病”,或者说有一类人,他们被称之为“匹诺曹”,就像童话故事里讲的一样,他们不能说假话,如果说假话就会打嗝。 一、眼见不一定为真“我确切地看到了,他路过这边,我确定是那个大叔,我是匹诺曹,我不会说谎话的。”这是事故发生之后,一位匹诺曹路人的证词。也正是因为他的几句话,不能说是罪魁祸首,至少是压倒骆驼的那根关键稻草,毁掉了一个家庭。但是,最诡异的地方就在于,我们还不能去怪他,因为他是匹诺曹,他说的都是“真话”。难道他是假的匹诺曹吗?并不是。因为,匹诺曹所说的“真话”,是他个人所相信的“真话”,并非是基于客观事实的“真话”。这里有三个“真话”,不知道有没有点绕。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说的一定是自己相信的,但是并不一定是对的。这里,问题就出现了。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匹诺曹”这样一种人的存在,他们说假话就会打嗝,所以他们说的话都是极其有说服力。但是,任何信息通过一个媒介的传播有出也有进,只能保证匹诺曹传递的信息是真的,但是没有人能保证匹诺曹接收到的信息也全部都是真的呀。当一个匹诺曹接受到了一个他以为“真”的“假”信息的时候,再传播出去,这个“假”信息就被匹诺曹这个放大器无限放大了真实性,让“假”变成了“真”。就像那句话说的“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匹诺曹说的真话也并不一定就是“真话”。同样的道理,与匹诺曹有着类似性质及更大传播、影响力的,就是新闻机构,他们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其中不乏一些权威的媒体,他们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 二、媒介的力量“我无法赞同,宋记者现在正在犯与十三年前一摸一样的失误,就像你把我父亲从英雄变成了魔鬼,你也把身为杀人犯的我变成了英雄。”男主的哥哥在新闻直播的现场,为了让宋记者难堪,证明她是错的,自首是杀人犯。宋记者作为剧中一个关键性的人物,由于她的报道,十三年前把消防员爸爸报道成了一个坏人,毁掉了一个家庭;现在,又是她的报道,把杀人犯的哥哥报道成一个国民英雄,被大众追捧。这不免让人有些惊叹,她为何有如此力量?是因为这是电视剧,编剧随便写吗?细细想来,并不是,这其中是符合逻辑的。宋记者作为一个记者,她的背后是电视台,是一个新闻机构,一个信息传播的媒介,而且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媒介,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且,最重要的是,她所报道的内容,也并不是假的,就像“匹诺曹”一样,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但传播到大众之后,就变成了假的,这才是最诡异、最值得深思的地方。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介质,有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可以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删减、强调等等,通过这样的手段,“真”的信息也可以变成“假”的,让信息的接受者按照传播者想要传播的意思去引导,正如那句话说的“我们能看到的往往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我们应该看到的全部。 三、演出会门票和胰腺癌“如果有人对你说,会给你集齐众多韩流明星的演唱会的门票,心情会怎样?那如果告诉你,你得了胰腺癌的消息呢?想看的新闻是演唱会门票,应该看的新闻是胰腺癌,想要先传递的新闻是哪个呢?”剧中打了这样一个比方,还出现了两次,可见这个比喻很重要,也是全剧想要表达的一个观点。这里,“想看的”代表的是感兴趣、能够博眼球、吸引流量的新闻,“应该看的”代表的是重要的,甚至关乎生死、社会道德秩序、公平公正等的新闻。拿二者做比较,是想说明作为新闻机构,并不像一般的机构,应该要担负起社会责任感,起到社会监督的作用。媒体不能专注于一些娱乐花边等新闻、博取观众的收视,而更应该关注到社会性的公正良俗。其实,这里有两点不太赞同。一是为什么“想看的”就一定没有“应该看的”重要呢?虽然胰腺癌关乎生死,但是不代表有些人面对生死,更愿意享受当下的演唱会。再者说,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大众“想看的”都是某某明星出轨了,那么,只能说明这对于大众来说就是最重要、最“应该看的”东西。这也是想说的第二点,这个“想看的”和“应该看的”又是如何来定义的呢?是对每一位大众民调的结果,还只是作为信息传播者自己所认为的呢?如果是后者,那么,大众看到的不过是“想要让你看到的”,甚至既不是大众本身“想看的”,也不是“应该看的”,而是“应该被看的”。“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作为单一的普通个体来说,力量微乎其微,就像地上的一只蚂蚁,没有办法改变四面八方传递而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特别是现在,科技的加速也让信息的传播速度异乎寻常地快,快到我们可能还没记住上一个信息,就又被下一个信息所淹没了。信息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信息却可以是“原子弹”,引发一场巨大的灾难;也可以是“精神鸦片”,慢慢腐蚀一个人的思考能力。
我们仅提供浏览服务,本站不上传不存储,侵权请联系删除。网站地图